豫南稻区机直播中籼稻优质丰产品种筛选

来源 :河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kby02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讨豫南稻区单季中籼杂交稻品种的共性特征,筛选出适宜优豫南稻区机直播的质丰产品种,本研究利用41个中籼杂交稻品种,在大田机直播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中籼杂交稻品种间生育期、产量及产量构成、稻米品质、抗病性、抗倒伏性、叶片SPAD值、SPADL4-L3差值、干物质积累与转运及与冠层温度、冠气温差相关性的差异。结果表明,41个中籼杂交稻以主要农艺性状为指标可分为5大类。第Ⅲ类群水稻品种产量、有效穗数显著高于其他类群,产量达11 081.28 kg/hm2,每穗粒数达169.72粒;第Ⅳ类群水稻品种生育期显著低于其他类群,而其他四个类群间无显著差异;第Ⅲ类群水稻品种与其他类群相比,其整精米率较高,垩白度、垩白粒率较低,表现为整精米率达49.70%,垩白度为5.4%,垩白粒率为19.98%;除第Ⅰ类群水稻品种感稻瘟病、纹枯病较重外,其他类群水稻品种对此两种病害感病率均低于10.00%,且仅有第Ⅰ类群水稻品种中出现倒伏;抽穗期冠层温度与冠气温差仅对第Ⅰ类群水稻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和第Ⅳ类群水稻品种的稻米品质有影响,而对第Ⅱ、Ⅲ、Ⅴ类群水稻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及稻米品质均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第Ⅲ类群水稻品种收获指数显著高于第Ⅱ、Ⅴ类群水稻品种,与第Ⅰ、Ⅳ类群水稻品种间无显著差异,且冠层温度、冠气温差与不同类群水稻品种间茎鞘物质转运率、茎鞘物质贡献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在不同类群水稻品种叶片SPAD值及SPADL4-L3差值方面,第Ⅰ、Ⅱ、Ⅲ、Ⅴ类群水稻品种表现为氮肥营养供应良好,而第Ⅳ类群水稻品种氮肥营养供应明显不足。因此,综合上述结果,筛选出第Ⅲ类群水稻品种:钱优930、广两优5号、Y两优2号、Y两优900、荃早优丝苗、新两优611共6个品种为适宜豫南稻区优质高效水稻品种。该类群水稻品种共性特征为穗多产量高、整精米率高、垩白度和垩白粒率低、生育期中等、抗病性较好、收获指数高。在田间栽培管理方面,可根据水稻冠层叶片SPAD读数值、SPADL4-L3差值反映田间氮肥供应状况,还可根据群体冠层温度及冠气温差来判断稻株与土壤水分充足与否,从而进行合理、科学的田间管理。
其他文献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是关于社会发展规律和趋势的经典阐述,是研究社会发展问题的重要理论基础。近年来,当代中国话语体系创新议题不断被提出,当代中国话语体系创新研究需要马
目的:通过CBCT对成人低角型骨性Ⅱ类错(牙合)与个别正常(牙合)前牙牙槽骨形态结构进行对比分析,探讨成人低角型骨性II类错(牙合)前牙牙槽骨形态特征与不同切牙唇倾度之间的相
随着航空航天以及交通领域的高速发展,为了适应节能减排的绿色铸造发展趋势,对轻质、低成本铝合金的耐热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课题以高Fe、Si杂质含量的铝铜合金为研究对象,将合金化、物理外场作用、热处理工艺有效结合,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分析、拉伸性能测试等技术手段对高Fe、Si杂质含量耐热铝铜合金的显微组织与高温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以下结果:1.研究了不同
江米,是糯米的一种,含有丰富的支链淀粉。在中国和韩国等亚州国家,以江米为原料发酵制成的谷物制品,风味清爽且独特,口感黏滑而不腻,深受人们喜爱。但江米酸面团发酵能力弱,且自然发酵的时间长,限制江米发酵谷物制品的规模化生产。酸面团的发酵能力与微生物(尤其是乳酸菌)利用营养物质与分泌代谢产物的能力密切相关。以蛋白质水解物为补充氮源,提高发酵效率,缩短发酵时间,进而改善凝胶品质是促进江米发酵谷物制品规模化
脊髓损伤后导致损伤平面下的感觉和运动功能全部丧失,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目前认为脊髓损伤病程是不可逆的,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如能有效解决脊髓损伤治疗这一临
小麦是人体必需的锌、硒等微量元素的重要来源。人体缺锌是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问题,从饮食中摄取锌是补充人体锌营养最安全的主要来源之一。为提高小麦籽粒Zn含量,改善小
写生对绘画创作有着极重要的作用,是绘画的基础,在写生中不仅可以锻炼和提高绘画技巧,也可以在实践认识中获得对大自然事物的客观认识,是创作出好的作品的前提要求。古代人提
[目的]评估控制性血流再灌注联合参麦注射液是否对骨骼肌缺血再灌注继发性心肌损伤有保护作用。[方法]选择60例择期行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n=20),
字符输入是人机交互的重要方式,人类可以通过字符输入的方式将信息准确高效的传递给计算机设备。目前,主流的字符输入系统仍需要依赖一定的接触式设备,如键盘、手写板、触摸
《說文古韻三十部疏證》(以下簡稱《疏證》)是郭晉稀先生遺作,該書充分吸收了段玉裁、朱駿聲、章太炎、曾運乾、楊樹達等學者的《說文》研究成果,從文字學、音韻學、訓詁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