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蛋白复合凝胶的制备及其性能应用研究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hhck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角蛋白是一种纤维结构蛋白,含有大量的胱氨酸,主要存在头发、羊毛、羽毛、指甲,以及哺乳动物、爬行动物和鸟类的角里。因此角蛋白来源丰富,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此外,角蛋白肽链中还具有细胞结合基序,如:谷氨酸-天冬氨酸-丝氨酸(EDS)、亮氨酸-天冬氨酸-缬氨酸(LDV)和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这些特定的氨基酸组成可促进细胞的增殖、粘附和转移等。角蛋白还具有快速止血凝血的作用,可以很好的和组织局部相结合,并可促进IV和VII型胶原蛋白的表达以及刺激人角质形成和细胞迁移。角蛋白已被用作2D和3D支架和水凝胶形式的生物材料。但是角蛋白加工性能和机械性能差,具有脆性,通常使用具有柔性的高分子材料作为交联剂、增塑剂来改善角蛋白的这些缺点,使其适宜生物医学应用。因此,本文首先采用没食子酸改性明胶和壳聚糖,得到的接枝聚合物模拟了贻贝类化合物的性质,再分别与角蛋白进行化学和物理交联制备角蛋白复合水凝胶。另外,为了提高该角蛋白复合水凝胶的应用,在角蛋白复合水凝胶中加载了姜黄素纳米粒,提高该复合水凝胶的抗炎抗氧化性能。主要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还原法从实验兔兔毛中提取角蛋白;并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元二色谱(SD)、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氨基酸分析以及Ellman试剂对提取的角蛋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1)FT-IR检测角蛋白的酰胺A带和酰胺I、II、III带分别是:3295 cm-1、1650 cm-1、1536cm-1、1238 cm-1。2)SD检测角蛋白的二级结构,其检测结果表明角蛋白中90%的是α-螺旋,也存在少量的β-折叠和γ角蛋白。3)提取角蛋白的分子量主要是45-60KDa,这主要是α-螺旋,当然也存在少量β-折叠角蛋白,其分子量在15-20KDa,其结果与角蛋白的SD扫描结果一致。4)以AQC作衍生剂,进行柱前衍生检测角蛋白氨基酸的组成,其中活性氨基酸在整个角蛋白体系中的占比是:精氨酸11.61%、甘氨酸10.15%、天冬氨酸1.81%、亮氨酸11.33%、缬氨酸3.07%,半胱氨酸2.7%。5)Ellman试剂检测角蛋白中巯基的含量为:0.628mmol/g。2.没食子酸功能化的明胶(GA-g Gel)和壳聚糖(GA-g-CS)的制备及表征;用在大气环境下、惰性环境下的自由基法和碳二亚胺法把没食子酸接枝到壳聚糖和明胶上,分别得到三种没食子酸接枝壳聚糖(GA-g-CS-I、GA-g-CS-II、GA-g-CS-III)和三种没食子酸接枝明胶(GA-g-Gel-I、GA-g-Gel-II、GA-g-Gel-III)。使用电位线性滴定法测定壳聚糖中没食子酸的接枝率,GA-g-CS-I、GA-g-CS-II、GA-g-CS-III的接枝率分别为:9.69±0.56%、39.60±0.34%、46.50±0.13%。福林酚试剂计算功能化的聚合物的总酚含量,GA-g-CS-I、GA-g-CS-II、GA-g-CS-III分别为:35.6±2mg/g、111.3±1 mg/g、121±3mg/g,GA-g-Gel-I、GA-g-Gel-II、GA-g-Gel-III分别为:9.7±4.1 mg/g、39.6±3.3mg/g、46.5±2.9mg/g,由数据可知,碳二亚胺法接枝率最高,惰性环境下的自由基法次之,大气环境下的自由基法最低。3.角蛋白复合水凝胶的制备,得到的接枝率较高的接枝聚合物(碳二亚胺法所制备得到的)与不同量的角蛋白在氧化剂高碘酸钠条件下进行交联,加入10μl的1%高碘酸钠制备角蛋白复合水凝胶,并通过管倒置法测定复合凝胶的凝胶时间。浓度为15%角蛋白溶液凝胶时间超过了24h,而加入了功能化的明胶和壳聚糖后,凝胶时间大大减少,最短的凝胶时间为4.7min和6.5min。4.采用质构仪检测不同比例的角蛋白与功能化壳聚糖和明胶制备得到的复合水凝胶的凝胶性能,结果表明功能化明胶与角蛋白制备得到的复合水凝胶的最佳配比为2:1(功能化明胶:角蛋白(w/w)),命名为GA-g-Gel-K水凝胶。其凝胶时间为:4分54秒,该水凝胶的凝胶性能分别是内聚力:0.70±0.03,弹性:0.37±0.024,硬度:1.7±0.2N,胶黏性:0.60±0.011m J,抗压强度:2.92±0.13k Pa。而功能化壳聚糖:角蛋白的最佳比重为:1:7(W/W),命名为GA-g-CS-K水凝胶,其凝胶时间为:3分30秒,对应的凝胶性能分别是内聚性:0.83±0.02,弹性:0.59±0.017,硬度:1.82±0.4N,胶黏性:0.60±0.03m J,抗压强度:3.2±0.03k Pa。通过乙醇置换法检测最佳比例下复合水凝胶的孔隙率。15%左右的角蛋白、GA-g-Gel-K水凝胶、GA-g-CS-K水凝胶的孔隙率分别为:90.8±0.9%、81.2±0.5%、83.6±0.7%。SEM分析表明:二种复合凝胶网络是均匀多孔结构且孔间连接较为牢固,改善了角蛋白凝胶网络易坍塌的问题。其中G-g-CS-K胶网络的孔道稍大于G-g-Gel-K胶,说明G-g-CS-K胶中的角蛋白配比较大,使得水凝胶的孔径变大。这二种水凝胶满足作为伤口辅料凝胶的性能指标。5.姜黄素纳米粒的制备;姜黄素的水溶性缓释制剂是通过壳聚糖离子凝胶化形成壳聚糖纳米粒包裹姜黄素(CUR-CSNPs)制备所得,其粒径为445.0±16.8nm(PI=0.306),ζ电位为32±1.4 m V。加载到角蛋白复合水凝胶中,可以长达6天及以上有效释放药物。6.角蛋白复合水凝胶的生物相容性检测,通过MTT法检测角蛋白复合水凝胶的生物相容性,结果表明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其他文献
社区养老是让老人住在家里、继续得到家人照顾的同时,由养老机构、企业、社会机构为老人提供服务,以低成本、高效率、契合传统养老文化等优点,逐渐成为我国主流养老模式。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贵阳市重要的养老企业之一,R公司如何抓住机会、提升效益,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本论文的主要研究主体是R公司,首先,分析R公司养老业务发展现状、存在问题,R公司成立于2015年,持有贵阳市工商局颁发的营业执照,运营了G区养
学位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表示,全面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水平,加强对金融风险的防控至关重要,有助于实现金融改革深化并促进了金融行业与我国社会经济和谐发展。我国工商银行的改革创新也随着国内外金融行业日新月异的变化趋势逐步而推进,与此同时,国家的“十三五”规划也工商银行发展提出了崭新的挑战。要求工商银行必须提升自我资本实力,增强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还要建立相对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加强对财务风险的有
为提升目前市场调味辣椒粉产品风味品质减少微生物污染,本论文通过均匀实验设计,探寻辣椒湿热减菌最优条件,进而通过运用电子鼻和气相-离子迁移谱(GC-IMS)检测风味物质,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法评价外源美拉德增香反应增香效果,筛选最佳增香底物组合,最后运用Plackett-Burman筛选对调味辣椒粉低钠辅料配方,并对其进行单因素及正交分析,获得最优低钠风味配方。实验结果如下:(1)对焙烤时间、
众所周知,癌症是全世界导致人类死亡的第二大疾病。化疗手段是目前一直备受推崇的最主流治疗方法之一,尤其是中低等收入国家。并且,化疗使用的小分子药物主要来源于天然产物或其衍生物。天然产物分子由于其“多样的化学空间”,一直在新药研发领域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丹参酮IIA和β-lapachone作为2种典型的邻醌类天然产物,二者均表现出优良的药理活性,诸如抗菌、杀虫、抗肿瘤、心血管保护、抑制神经退行性疾病等
从来就不存在真正的“私人的考古学”。从考古调查发掘所涉经费、土地和考古出土文物、资料信息,到考古知识、理论、技术方法的社会共享,再到考古发掘之后文物、古迹、遗址的保护、利用、管理,无一不是社会性问题。科学考古学满足考古学家和人类面向古代的求知欲望,而公共考古学则是面向人类基于历史的未来可持续发展资源、信息、知识管理和价值观建构的考古后问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对考古资源的保护利用管
近年来,伴随着在作物种植中化肥施用过多,对有机物料投入不足,导致土壤中养分利用率低,同时全球气候变化、环境污染、能源问题、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危机等大背景下,有关于有机物料在各方面应用的研究已经收到了广泛关注且还在迅速升温。有机物料中生物炭的潜在应用价值和应用空间在不断拓展,同时绿肥在我国种植历史悠久,在贵州省内有着良好的发展基础,有探究表明,施用生物炭或绿肥后,其能为土壤提供丰富的养分,具有明显
杜鹃花是世界著名花卉,也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在贵州分布广泛,株型优美、花期长、花量大、花色鲜,是贵州典型的乡土观赏植物;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是贵州省低海拔地区种植面积最多的造林树种,在野外环境中杜鹃常与马尾松伴生,形成特有的马尾松-杜鹃花景观群落,且马尾松林下的杜鹃花生长更好,花色更艳,二者皆是典型的菌根植物。本文以CK(不接菌对
辣椒(Capsicum annuum L.)是具有重要经济和药用价值的茄科作物。贵州辣椒产量居我国第一,随着贵州辣椒种植面积和年限的增长导致田间病害日益严重。目前辣椒生产上主要依赖化学农药来保障健康,导致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如农药的“3R”问题等,因此对环境友好的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因此,本研究以贵阳市花溪区辣椒炭疽病作为研究对象,确定其病原菌种类,通过平板对峙法、室内盆栽、田间
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农药的大量使用造成土壤农药残留不可避免,残留在土壤中的农药会通过生物富集进入食物链危及人体健康,土壤中的农药残留及其降解逐年受到关注与重视。本文选用我国常用的14种农药为研究对象,以我国6类典型土壤为基质,采用经典的农药残留分析方法和农药环境化学实验技术,开展我国典型土壤农残快速检测方法及其降解模型建立的研究,旨在为土壤中农药残留的监测和土壤农药残留污染风险评估提供参考。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