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1月,教育部要求在各级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凡有“八年抗战”字样,改为“十四年抗战”。这既完整呈现了抗战历史,也肯定了抗战历史的重要性。作为战时首都和抗战大后方的中心城市,重庆在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中留下了丰富的抗战遗址,是还原抗战史的重要载体。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开发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抗战遗址资源是历史学科课程资源的有效延展,可以使历史教学内容更加丰满。抗战遗址是第一手史料,与文字史料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更真实地呈现历史。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最高层次是历史价值观,合理运用抗战遗址资源,可引导学生理性看待战争,对学生正确历史价值观的形成有重要意义。但重庆市的抗战遗址资源与初中历史教学的结合度并不高,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论述重庆抗战遗址资源走进初中历史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本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论述重庆抗战遗址与初中历史教学的关系。阐述重庆在抗战中的地位及重庆人民在抗战中的贡献;介绍重庆现存的抗战遗址的特点、分布和类型;分析现行初中历史教材,梳理教学中可利用的重庆抗战遗址资源;在课程改革和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分析抗战遗址资源应用于初中历史教学的必要性。第二章调查重庆抗战遗址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通过制定师生调查问卷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了解重庆市长寿区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抗战遗址资源的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并从师生角度阐释在重庆市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抗战遗址资源的现实可能性。第三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论述重庆抗战遗址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及存在的不足。第一,笔者利用重庆抗战遗址资源进行教学实践,归纳抗战遗址资源应于教学的一般方法,主要包括抗战遗址资源走进初中历史课堂、实地参观抗战遗址和开展抗战历史主题活动等。通过学生成果检验教学效果,学生能更好地了解重庆抗战史,从而关注家乡历史。第二,阐述抗战遗址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方法。抗战遗址资源是初中抗战史教学的重要课程资源,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两者的有效结合离不开多方努力,教育行政部门、文物保护单位、学校、教师一起行动,让抗战遗址的教育功能更好地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