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乾隆时期呼伦贝尔八旗历史研究

来源 :内蒙古大学 | 被引量 : 21次 | 上传用户:zjgzhuf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根据中国历史第一档案馆馆藏《军机处满文录副奏折》、《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和《清代鄂伦春族满汉文档案汇编》等档案资料,全面、系统地研究了雍正乾隆时期呼伦贝尔八旗历史。呼伦贝尔八旗即指“索伦八旗”和“新巴尔虎八旗”。全文由以下四个部分构成。第一章概述了古代呼伦贝尔地方民族、部族变迁历史。第二章研究了索伦八旗的设立。从呼伦贝尔驻防兵丁问题提出入手,认为清廷由布特哈抽选养育兵之事,可以说是挑选呼伦贝尔驻防兵丁的前奏。并且详细考证了呼伦贝尔驻防兵丁的安置、索伦八旗的建立包括具体过程、八旗官员佐领兵丁数目,尤其对索伦八旗职官及兵丁构成及民族成分进行了分析和论证,认为:在呼伦贝尔索伦八旗不仅有索伦、达斡尔、巴尔虎、鄂伦春人,亦有满族人,在某种程度上索伦八旗是受满族人监视的。较详细地考证了八旗大体游牧界址并第一次对雍正时期清廷在呼伦贝尔五次试种田亩及其失败等史实第三章阐述了新巴尔虎八旗的组建。笔者认为喀尔喀巴尔虎逃亡俄罗斯事件是清廷将此等巴尔虎移驻呼伦贝尔的导火索。并考证出其逃亡户数为“近千户”;喀尔喀巴尔虎的移驻也曾受到了挫折,但是在清廷不懈的努力下,终于在雍正十二年移驻完毕;其移驻户数是2983户,这里不包括从俄罗斯遣返的喀尔喀巴尔虎。还讨论了巴尔虎赎银问题;扎萨克台吉们抵制移驻;新巴尔虎游牧界址及佐领编制等。第四章考查了移驻后的索伦、巴尔虎、达斡尔等生存状况。主要讨论了索伦八旗和巴尔虎八旗兵丁的裁汰情况。清廷对裁汰方案做了数次修改之后才最后敲定,这说明清廷对该问题的谨慎态度。并以几个案例说明移驻后的新巴尔虎状况。总之,本文利用档案资料较全面、系统地研究了雍正、乾隆时期呼伦贝尔八旗的历史,理清了一些史实。首次发现了索伦八旗初建时各旗官职姓名、兵丁数目、八位副总管族别,并由此分析了当时职官及兵丁构成及其民族成分;首次提出由布特哈抽选养育兵既是呼伦贝尔驻防兵丁的开始;呼伦贝尔索伦八旗被编入上三旗的史实;首次系统地研究了雍正、乾隆时期清廷在呼伦贝尔索伦八旗试种田亩及失败之事。系统地研究了呼伦贝尔八旗兵丁裁汰问题。
其他文献
新方式必然带来新冲击,如何顺应潮流,避免被淘汰的结局,就要脑洞大开,全力思考与改变。说到售后服务,这应该算是消费者体验、感受的最直接环节。但售后服务的欠缺一直是影响
<正>掌握了等离子真空电弧沉积制备光催化杀菌降解自洁TiO2薄膜的关键技术和成套设备,该薄膜具有无机长效广普杀菌特性,可杀灭一百五十多种细菌,对于空气环境中的苯、甲醛、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