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旅游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第一大产业,并且旅游业往往成为一个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世界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对旅游活动内容的文化性需求不断提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已经被看作在旅游开发中决定旅游产品的品位、级别及其生命力的首要因素。因此文化旅游产业以它独特的资源为依托成为21世纪旅游业的主要发展方向。然而,并非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旅游资源就能成为具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因为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具有无形性,只有将旅游资源丰富无形的文化内涵用具体的物化产品或某一动态的过程来加以外化,以一种独特的、直观的、可感的形式使其丰富无形的内涵外显出来,能够为多种层次的旅游需求者所欣赏、所感受、所领悟,才有可能将旅游资源的文化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从而形成产业优势。山西省现有的旅游产品许多已经是成熟的,独具风格,非常有吸引力,五台山佛教胜地、平遥古城摄影节等,就是如此。全省有旅游景区景点220余处,初步形成太原、大同、五台山、临汾、运城、上党、阳泉7大旅游区,其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5处,省级风景名胜区6处,被列入国家级旅游线路的重要景区景点20余处,在全国堪称独一无二或具有垄断性资源的景区60余处。2007年,山西省入境旅游人数已经达到了737888人次,国内旅游接待人数达8529.29万人次,入境旅游创汇达到了22170.51万美元,国内旅游收入实现563.67亿元,旅游总收入达到581.57亿元。虽然旅游产业保持了高速增长的良好态势,但更多的旅游资源急需整合,这种整合,不应该仅仅是站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这样的层面,而应该从全局战略性的高度对待。否则,再好的项目也不足以充分发挥它的作用。文章主要有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论述了文章的写作背景和意义以及国内外主要研究综述等;第二部分论述了文化旅游相关的概念和文化旅游产业的基础理论。第三部分对山西省文化旅游产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目前山西省文化旅游产业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主要是山西省文化旅游产业整合的相关内容,包括山西省文化旅游资源的概况、山西省文化旅游产业整合的原则、以及山西省文化旅游产业整合的方式。第五部分是对山西省文化旅游产业整合提出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