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可转换债券是一种极其复杂的信用及利率衍生金融产品,除了一般债权之外,还包含了很多期权。这些期权都要在一定条件行使,这些条件则有赖于发行方条款的设计。由于发行方有相对宽松的条款设计空间,就使得发行方拥有极大自由度可以将这种条款设计权发挥到极至,从而制定出最有利有自己的条款。但是,作为公平地位的投资者和发行人,他们在行使各自期权时存在着一种复杂的博弈关系,因此发行者不可能将条款设计到绝对强势的最优,而只能在公平博弈中寻找最佳平衡点。这就要求可转债的发行方在定价和发行策略选择上达到较高的技术甚至艺术水准。同时,由于可转债所包含的期权是结构复杂的奇异期权。转股权属于美式期权,而美式期权一直难有精确解析解为其定价。因此,得到一个普适的定价公式和使得发行方达到预期目的同时又不至于让普通投资者望而却步的发行条款成为理论研究和实务界所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选取这个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就是想在我国可转债合理定价和发行策略选择方面提供一点有价值的参考。在本文的研究方法上,首先利用black-scholes期权定价原理,通过假设股价波动模型和修正我国的利率波动模型,构造风险中性的投资组合,从而得到可转债所满足的偏微分方程模型。在对构造的模型进行评估后发现模型存在过于复杂,且难以得到解析解的问题。为了得到一个相对简单、直观的定价模型,本文首次尝试使用保险精算方法为可转债定价,为了简化处理,将可转债的价值简单理解为转股权价值与债券价值之和。在修正Bladt和Rydberg提出的精算公式基础上,从评估实际损失和相应概率分布角度来定量研究可转债期权部分价值,获得基于保险精算方法的可转债期权部分定价模型.同时,基于精算等价原理,通过每一违约事件在某时刻发生概率和该时刻债券支付现金流,得到债券未来支付现金流的精算现值,即可转债债券部分的精算价格。通过两部分价值模型的建立,得到可转债的定价模型。通过对两种方法的比较,发现精算方法在一定程度克服了基于无风险套利、复制思想得到的B-S模型假设严格、公式推导较为繁琐的不足,同时,可转债债券部分的风险也能够通过精算方法得到较好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