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养猪生产中,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通常会在仔猪3~4周龄时进行早期断奶,而此时由于仔猪胃肠道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加之与母猪的分开、生活环境的改变等,极易造成仔猪采食量下降、生长停滞、腹泻、甚至死亡等不良后果。为使仔猪平稳地度过断奶期,生产中会在仔猪断奶前1~2周,对仔猪辅饲固体饲料(开食料),并通过日粮调控的措施来减缓断奶应激带来的不良后果。益生元果寡糖(Fructo-oligosaccharides, FOS)因为能特异性地促进一种或几种胃肠道中有益菌生长、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促进宿主健康而备受关注。本试验即分别通过体内和体外试验探究FOS对仔猪胃肠道形态和功能发育以及胃肠道中微生物群落的影响。试验分为三部分:一果寡糖对断奶前仔猪粪样体外发酵的影响厌氧收集14d、纯种长白断奶前仔猪新鲜粪样,5倍稀释后用作接种物,以果寡糖(Fructo-oligosaccharides, FOS)为底物,体外发酵24h,通过测定产气量、挥发性脂肪酸浓度(VFAs).乳酸、pH及乳酸菌和大肠杆菌的数量变化,研究FOS对断奶前仔猪肠道微生态环境的影响,探讨FOS对仔猪断奶应激的可能益生作用。结果表明,FOS组总产气量、乙酸、丙酸、丁酸和总VFAs浓度及乳酸浓度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丁酸占总挥发酸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乙酸占总挥发酸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FOS组发酵液的pH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还显示,FOS组乳酸菌数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大肠杆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提示,FOS可能通过促进断奶前仔猪粪样中乳酸菌数量增加、VFAs和乳酸浓度升高、丁酸比例上升、降低pH和大肠杆菌数,而改善微生态环境、发挥潜在益生作用。二日粮中添加果寡糖对断奶前仔猪胃肠道结构功能的影响选择6窝(8~9头/窝)健康、出生日龄和体重相近的新生杜长大仔猪,随机分为对照组(基础日粮)和FOS组(基础目粮+1%FOS),每组三窝(即三个重复),分别于仔猪7日龄辅喂对照组或FOS组日粮,于仔猪23日龄时屠宰采样,研究FOS对断奶前仔猪前肠发育、消化酶活性以及内容物中VFAs、乳酸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FOS组仔猪空、回肠绒毛高度缩短幅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二者比显著升高(P<0.05);FOS组仔猪胰腺中淀粉酶活性显著增强(P<0.05),十二指肠内容物中脂肪酶、胰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也呈升高趋势;使FOS组仔猪胃肠道内容物中总VFAs浓度显著升高(P<0.05);除胃中乳酸浓度显著下降(P<0.05)外,其余部位乳酸浓度改变均不显著。提示:FOS能够促进断奶前仔猪小肠形态的发育,减缓固体饲料对其损伤,并一定程度上增加消化酶活性,提高胃肠道内容物中总VFAs浓度,因而FOS可能具有减缓固体饲料对断奶前仔猪胃肠道组织损伤、一定程度上促进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的作用。三日粮中添加果寡糖对断奶前仔猪胃肠道微生物的影响试验动物与试验设计同试验2,仔猪23日龄时,采集胃、回肠、盲肠、近端结肠内容物,利用基于16S rRNA基因的PCR/DGGE技术和Real-time PCR定量技术探讨断奶前仔猪辅喂FOS对仔猪胃肠道中乳酸杆菌菌群结构和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断奶前仔猪辅喂FOS显著提高了仔猪盲肠和近端结肠内容物中乳酸杆菌菌群的相似性;FOS组仔猪胃、回肠、盲肠、近端结肠内容物中乳酸杆菌菌群多样性指数均呈上升趋势;回肠、盲肠、近端结肠内容物中乳酸杆菌数量也呈升高趋势。故提示:FOS能够促进断奶前仔猪胃肠道中乳酸杆菌发酵,增加乳酸杆菌数量,提高乳酸杆菌菌群多样性,增强仔猪胃肠道乳酸杆菌菌群结构的稳定性,增强仔猪胃肠道健康水平,有利于仔猪平稳度过断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