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对比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评价和meta分析

来源 :湖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17844412ds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系统评价中药对比盐酸氟桂利嗪(口服剂)治疗偏头痛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利用计算机检索2005年1月-2017年2月中药对比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随机对照试验。  检索范围包括:PubMeb、Web of science、EBM-Librar(Evidence-Based Medicine-Library)、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重庆维普(VIP)数据库。2名研究员严格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采用Revman5.3软件对偏头痛的临床有效率、中医证候有效率、复发率、头痛次数、头痛发作时间、头痛程度、血液指标、不良反应等观察指标进行合并效应量分析。  结果:  共检索文献1904篇,最终纳入25篇,共计患者1832例,其中中药组922例,盐酸氟桂利嗪组910例,将数据输入Revman5.3软件进行数据整合,绘制森林图,对meta分析结果进行评价。  中药组治疗偏头痛临床有效率优于盐酸氟桂利嗪组。进行异质性检验:(I2=4%,P=0.41>0.05),异质性较小,进行固定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OR=3.50,95%CI(2.64,4.64),P<0.00001],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中药组治疗偏头痛的中医证候有效率明显高于氟桂利嗪组。进行异质性检验:(I2=0%,P>0.05),无统计学异质性,进行固定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OR=4.56,95%CI(2.54,8.20)P<0.00001],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中药组在降低偏头痛复发率方面优于盐酸氟桂利嗪组。进行异质性检验:(I2=12%,P>0.05),无统计学异质性,进行固定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OR=0.34,95%CI(017,0.67),P<0.00001],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中药组在减轻头痛程度(VAS/NRS评分)上,优于盐酸氟桂利嗪组。进行异质性检验:(I2=93%,P<0.00001),异质较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WMD=-0.98,95%CI(-1.37,-0.59),P<0.05],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中药组在减少头痛发作的持续时间上,优于盐酸氟桂利嗪组。进行异质性检验:(I2=87%,P<0.00001),异质性较大,进行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WMD=-1.66,95%(-2.61,-0.71),P<0.05],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中药组在减少头痛发作次数上,优于盐酸氟桂利嗪组。进行异质性检验:(I2=90%,P<0.00001),异质性较大,进行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效应[WMD=-0.96,95%(-1.25,-0.67),P<0.00001],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中药组在改善中医证候积分上,优于盐酸氟桂利嗪组。进行异质性检验:(I2=83%,P<0.00001),异质性较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WMD=-3.45,95%CI(-4.65,-2.26),P<0.00001],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中药组在降低偏头痛患者血浆粘度上,明显优于盐酸氟桂利嗪组。进行异质性检验:(I2=99%,P<0.00001),异质性较大,进行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WMD=-0.48,95%CI(-0.85,-0.10),P<0.05],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中药组的药物不良反应明显少于盐酸氟桂利嗪组。进行异质性检验:(I2=11%,P>0.05),异质性较小,进行固定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0R=0.43,95%CI(0.23,0.82),P<0.05],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中药与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相比,中药组不仅明显提高偏头痛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中医证候有效率同时也可降低偏头痛的复发率。中药组较盐酸氟桂利嗪组在减少头痛发作次数、头痛持续时间及缓解头痛发作程度方面优势更明显;在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血浆粘度和较少药物不良反应方面优势更显著。本研究中的观察指标的评价均有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综上所述中药与单用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相比,临床疗效更明显,不良反应较少,可应用于偏头痛的临床治疗。
其他文献
目的及背景:肌萎缩侧索硬化归属于运动神经元病,有近2/3的运动神经元病都表现为肌萎缩侧索硬化。该病主要累及脊髓前角细胞、脑干后组运动神经核、锥体束等,并最终损害肢体、延
目的大鼠心脏照射前后给予右丙亚胺,观察其对放射性心脏损伤的早期防治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研究做准备。方法将健康雄性Wistar大鼠(体重200±20g)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照射组和右丙亚胺防护组,各组分别按7d、14d、28d、56d4个观察时间点随机分为4个亚组。各组大鼠给予腹腔内注射7%水合氯醛(0.5ml/100g)麻醉,单纯照射组和右丙亚胺防护组大鼠麻醉成功后予X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