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古希腊以来,无数先哲都对时间问题进行过追问,并提出了各自的时间哲学。作为对现代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海德格尔也对时间进行了长期努力的研究,在海氏看来,存在问题与时间现象紧密联系,只有正确解读了时间现象,才能揭示存在问题。由于存在一直被当作自明的概念使用,致使存在问题一直被耽搁,因此海德格尔决定重提存在问题,其第一步便是区分出存在者与存在,海氏通过提出“此在”这一独特的存在者,并对“此在”的存在进行发问来厘清存在的意义问题。此在的存在被标画为操心,操心又是分成环节的,而时间性作为理解存在的视域,使得分成环节的操心的结构整体性得以实现。此外,作为整体性操心的此在就是生死“之间”的途程,因此历史性问题归根结底就是时间性问题。由此可见,时间理论在其基础存在论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与只强调“现在”的、一维的传统的时间观相区别,生存论中的时间是一种早于主客分离的、更为源始的时间——时间性,它不是一个实存,而是一种“绽出”性质的三维“到时”,有着将来、曾在与当前三个维度。不仅如此,此在能够本真或非本真地生存的前提,恰是由于时间性有本真和非本真的到时之分。本文共分为六章对海德格尔早期的时间理论进行分析阐释。首先是对海德格尔之前具有代表性的时间理论进行梳理,特别是胡塞尔内时间意识对海氏时间性理论的启迪。其次,从死亡、罪责以及决心入手,引出时间性,并就时间性的两种到时进行阐述。第四章则对时间性的三大特点,即根基性、有限性以及时空优先性进行梳理。在第五章中,先对海氏的历史性进行廓清,其核心在于论述奠基于时间性的基础上的历史性何以成为可能。第六章则对时间内状态进行分析,阐明时间性的奠基作用。在结语中,对海德格尔时间性理论的差异,地位,影响和启迪进行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