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分结构是研究森林经营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对森林的自我调节、发展方向和经营效率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而只有充分了解了当前林分的结构特点、影响因子和经营状况,才能培育出健康稳定的森林。本文以福建省三明市明溪县瀚仙镇连厝村沙洲坑甲闽楠自然保护区的闽楠天然林为研究对象,利用罗盘仪、卷尺等工具设立15块标准地,并对范围内的林木进行每木检尺和研究调查,并结合相关数学模型和数理统计学方法,分别从树种组成、直径分布、树高分布等方面研究闽楠天然林分的非空间结构;采用混交度、大小比数、角尺度和聚集指数等指标研究林分的空间结构,为闽楠天然林林分的经营管理等提供理论依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地闽楠天然林林分的树种组成较单一,以闽楠树种所占比例最大,其林分直径分布和林分树高分布均呈现中间高两边低的非对称山状曲线,各树高阶直径的分布规律和各径阶树高的分布规律与整个林分基本一致,整体的变化趋势均呈中间高两边低的非对称山状曲线,且二者的变动幅度均小于林分直径、树高的变动幅度,可视其实际情况分别用正态分布、威布尔分布和贝塔分布函数进行描述。(2)利用混交度对闽楠天然林的树种空间隔离程度进行研究表明,研究地闽楠天然林林分的平均树种空间隔离程度为零度到弱度,混交度的分布频率大体上随着混交程度的增加而减少;而林分不同树种的空间隔离程度主要表现为,闽楠树种的平均树种空间隔离程度主要以零度和弱度为主,其余树种的平均树种空间隔离程度则主要以强度和极强度为主。(3)利用大小比数对闽楠天然林的大小分化程度进行研究表明,闽楠天然林的林木在胸径和冠幅上主要呈现中庸状态,在树高上呈现轻微的劣态,而在反应相邻木之间的生长优势度上,胸径和冠幅间的一致性比胸径和树高、树高和冠幅间的一致性好。(4)通过利用角尺度和聚集指数对闽楠天然林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表明,在林木空间位置上的分布形式上,研究地闽楠天然林林分的空间分布格局主要呈现聚集分布;在最近相邻木间距离上的分布形式上,闽楠天然林林分的空间格局主要呈现随机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