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认知偏差是指个体以某种特定思维方式思考的倾向,可导致与标准、合理性或良好的判断之间的系统性偏离,在心理学和行为经济学领域得到广泛研究。认知偏差对人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部分认知偏差在精神疾病的发展和维持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研究精神疾病患者存在何种认知偏差,有利于为精神疾病患者进行认知行为治疗时提供参考依据。国内目前尚缺乏精神疾病尤其是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偏差的测量工具,因此修订中文版达沃斯认知偏差评定量表有着重要的意义。研究目的:规范化引进达沃斯认知偏差评定量表(DACOBS)并对其中文版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评价其测量性能,最终研制有中国特色的精神疾病认知偏差测评工具,用于精神疾病尤其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偏差评定,并探索认知行为治疗前后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情况的变化。研究方法:经原作者授权,将英文版DACOBS经过翻译和回译后确定中文版用于本研究。正式问卷测查中,方便选取120名正常人和102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完成中文版DACOBS,另抽取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完成认知偏差问卷(cBQ)、贝克抑郁量表(BDI)、Peter等人的妄想问卷(PDI)和精神症状评定量表(PSYRATS),对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同时对参加小组治疗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评估,对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以探索治疗前后患者认知情况的变化。研究结果:通过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共提取7个公因子,解释变异量的54.04%,各条目的因子载荷均在0.41-0.77之间。中文版DACOBS有着良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和分半信度,总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92、分半信度系数为0.90,各因子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介于0.66~0.81之间、分半信度系数介于0.64~0.82之间。同时效度DACOBS总分与CBQ、BDI、PDI和PSYRATS量表分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区分效度精神分裂症组DACOBS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认知行为治疗后PANSS量表分、DACOBS量表分(安全行为、贸然定论及总分)均低于治疗前,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结论:达沃斯认知偏差评定量表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均尚可,可以用于国内该领域学术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有效工具。研究发现认知行为治疗后,精分患者精神症状明显减轻,PANSS量表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一般病理症状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DACOBS总分及各因子分也均有所降低,其中以因子安全行为和贸然定论较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