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游泳竞赛早在18世纪末出现,其游泳姿势又分为自由泳、仰泳、蛙泳和蝶泳4种。自第一届奥运会游泳比赛项目开展至今,竞技游泳已成为备受瞩目的基础大项之一。在现代体育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国家在世界体坛的地位跟竞技游泳水平的高低有很大的关系,而我国游泳项目在各大型比赛中具有的上下起伏、不稳定的特点,使得我国虽为游泳项目强国,但与先进国家相比却无法占据绝对优势地位。世界游泳先进强国对此项目的体能训练理念有自己独到的理论见解,这使其成为在游泳运动屡屡战胜他国的绝对优势地位。改变我国竞技游泳的不稳定状态,必须运用先进的科学理论和方法来指导运动实践,训练方法和手段的不断进步变化,是探索游泳运动训练的必经之路,是我国竞技游泳崛起的关键所在。所以,必须重视游泳训练方法和手段的研究。游泳运动是速度型项目,其竞技能力影响因素主要为体能和技能,体能在影响因素中起着决定作用,而体能素质又是各影响因素的物质基础。即:体能是竞技能力的基础,技术是竞技能力的保障。目前,一些专家在分析我国游泳整体竞技能力落后的问题上,常常提出主要原因是体能水平过低导致的,其中人体运动链中间环节的核心力量训练,及有效全面地提高人体核心区域力量、稳定能力、身体控制能力等,现已成为各专家、教练的研究重点。悬吊训练(Sling Exercise TheraPy S一E一T)作为核心部位训练的一种新兴体能力量训练的方式之一,不仅能提高运动员的核心稳定性、协调性、节奏感,还能增强动作控制力等,近而改善运动员训练能力。在各运动项目中,对运动员悬吊训练的实例研究还不多,所以,应致力于为悬吊训练的广泛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使之得到广泛的开展应用。本研究主要目的是以游泳运动员体能训练为出发点,在常规的力量训练方案中添加悬吊训练,探索常规力量结合悬吊训练对游泳运动员运动成绩的作用影响,实现训练质量与效果的时效性,为游泳运动员的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提供参考与借鉴。本研究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研究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以河北师范大学游泳专项队员为研究对象(共计14名队员),对其进行9周实验。实验前,对所测数据进行分析,将实验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并进行核心稳定性及游泳成绩各项指标测试。对实验前后受试者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研究结论:1常规陆上力量训练结合悬吊训练可有效提高游泳运动员核心稳定性。2通过对两组进行实验前后组内、组间的对比,表明常规陆上力量训练结合悬吊训练对实验组各种泳姿成绩有显著效果,提高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是蝶泳、蛙泳、自由泳和仰泳;常规陆上力量训练结合悬吊训练对中长距离400米自由泳比短距离50米自由泳效果更为显著;常规陆上力量训练结合悬吊训练对游泳运动员的自由泳滚翻式转身速度有显著效果,对蹲踞式起跳出发速度没有明显作用,而常规陆上力量训练对游泳运动员蹲踞式出发速度具有明显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