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斯蒂芬·克莱恩(1871-1900)是19世纪末美国著名的小说家、诗人和记者,在其短暂的一生中著述颇丰,《怪物》是其维纶威尔系列小说中的第一部。该作品在克,莱恩本人看来,堪称为最为精美的一部作品,主要讲述了白人医生特里司格特的马夫黑人亨利在医生家房子失火时为了抢救医生的小孩而遭受面部毁容;特里司格特不顾镇上白人社群的反对坚持保护亨利,最后他因此遭到整个小镇排斥的故事。纵观国外学界,目前对《怪物》的研究大多从语言、男性气质、心理学上的伪善和恐惧等角度切入作品,也有从叙事手法对其进行研究,然而从种族文化形象对白人社群身份所面临的种族问题和种族困惑却少有涉及。国内对这部作品更是鲜有问津。本文试图从文化身份的角度对作品中的种族文化形象进行分析,对19世纪末黑人种族他者形象,白人社群中主流文化之外的他者形象,以及白人社群由于工业化和种族多元化带来的困惑和压抑的集体形象进行探讨,从而揭示出19世纪末美国文化动荡时期白人社群所面临的身份危机。本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以19世纪末黑人的境遇为背景,对克莱恩塑造的被白人社群完全异化的黑人亨利的种族他者刻板形象进行分析,本章主要分析亨利在白人社群中的刻板黑人形象再现及其被克莱恩有意凸显用来表征黑人野蛮低劣身份的不规范的语言表达和缺乏说服力的言语行为。作品对亨利作为花花公子形象和野蛮黑人形象的刻画表明亨利虽然已身为自由民,但在白人社群中依然是被完全异化的他者。同时,克莱恩本人模糊的种族观赋予了亨利不稳定的身份。这些表现揭示了黑人社会地位的提升使白人身份受到威胁的事实。白人社群对黑人的异化和愤怒体现了白人社群自身的身份危机。第二章将分析白人医生特里斯格特作为困惑的自我和被异化的他者的集合体形象。本章从这位有良知且富有同情心的个体白人文化形象由于保护黑人而受到白人社群的排斥出发,审视白人社群对白人医生的异化,以及作品再现出的当时白人社群内部在对待外来他者问题上的矛盾的、困惑的态度。本章通过对医生作为困惑的白人个体形象和被白人主流社会异化的个体形象的讨论揭示出白人内部的关系分裂的原因来自白人社群的身份危机。第三章讨论了白人社群由自我的迷茫性和种族的压抑性构成的集体文化形象,具体探讨白人社群在19世纪末工业化语境下自我的迷茫性的表现以及随着他者社会地位日益提升,白人社群的种族生存空间受到威胁与挑战时表现出的自我的压抑性。通过三章的分析,文章认为克莱恩的《怪物》通过对黑人种族文化形象、白人个体文化形象和白人集体文化形象的塑造,揭示了19世纪末美国白人社群的生存状态以及对自我身份建构的困惑,表现了克莱恩对于社会现实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