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价格指数与企业经营业绩为研究对象,以通货膨胀理论作为理论基础,以我国造纸行业的发展现状为现实依托,以1990-2009年间相关价格指数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分析这20年间相关价格的波动水平及趋势,并选择三家上市的造纸企业进行实证分析,考察价格变动对其经营业绩产生的影响,为造纸行业上市公司改善财务管理、制定生产策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根据本文的分析,归纳出相关价格指数的波动特征:1990-2009年间,造纸工业的相关价格指数都保持了上升趋势,但其总体水平始终低于工业总水平;对1990-1999年和2000-2009年两阶段进行对比发现,前10年的增长幅度显著高于后10年,其波动率也相对较大。在此基础上,文章建立了基于价格变动的企业经营业绩分析框架:分别分析了价格变动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表现、价格变动对企业经营业绩歪曲的后果以及基于价格变动的企业经营业绩的分析内容与方法。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公司规模越小的企业,其经营业绩受价格变动带来的影响越大,意味着大公司在市场需求以及价格变动中的风险相对小;同时一般物价对企业经营业绩带来的影响大于特定物价(造纸行业)带来的影响。结合前文的研究结果,文章最后指出,我国造纸行业应从拓展原料渠道、利用期货套期保值、与供应商签订长期战略合作协议、调整存货方针等方面来规避价格风险,降低由于物价变动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另外,企业应选择合适的会计处理方法,从最大程度上消除通货膨胀对会计信息带来的影响,从而避免会计信息使用者作出错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