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为我国农村的发展指出了方向。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使我国农村的整体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内容中明确指出农业发展是农村产业兴旺发展的基础,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则是实现“产业兴旺”,继而实现农村居民“生活富裕”的有效路径。在此大背景下,探索如何通过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提质增效,扩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对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正向促进作用,是当下农村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课题之一。天津市作为现代化都市,农业发展仍然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目前仍然是以小农经营为主导、以化学农业为手段的发展模式,存在着产业融合不畅,农民依靠农业增收难的问题,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所规定的目标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有许多学术问题值得学术界关注和研究。因此,本论文选择了以天津市农村产业融合为对象的研究课题。本研究旨在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通过探索天津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化路径,以期达到为天津市实现农村“产业兴旺”提供更加强劲的动力,继而快速高质的实现天津市农村居民“生活富裕”的目标。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对以前学者已经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对乡村振兴战略、产业融合发展等概念进行界定。在农业多功能理论、六次产业理论、要素流动理论及农业外部性的基础理论指导下,结合搜集来的文献资料,运用归纳法对天津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进行详实的描述,并梳理出当前天津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支撑不足、融合主体带动能力不强、技术提升内在动力不足、利益联结机制松散及市场导向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同时,运用定性分析法针对农业产业链延伸、农业多功能拓展及技术渗透三种主要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进行分析,运用熵值法及灰色关联法进行实证分析,验证天津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程度变化及所选取指标与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和一次产业产值增加之间的关联程度,并得出结论:天津市的农村产业融合程度逐渐加深,且与居民可支配收入和一次产业产值的提升之间存在较强的关联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通过作用于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提升以及农业生产基础的强化,对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最后,结合实证结果,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合理化建议,以期促进天津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效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