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河加格达奇以上流域洪水预报实时校正方法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83078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分布式水文模型相比,集总式水文模型在参数数量以及建模所需资料精度等方面的要求较低,是目前流域洪水预报的重要手段,尤其在资料相对短缺地区已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受预报模型的不确定性以及预报员经验不足等因素的影响,需要通过实时校正来提高预报的准确性及时效性。洪水预报实时校正可以根据实时的水文气象资料结合实时校正技术,在预报时逐时段加入观测信息更新原有模型的参数或预报结果,从而提高预报精度。因此提高实时洪水预报精度的关键不仅在于获取准确可靠的实时观测信息,还依赖于能够准确反应研究流域的水文过程的模型以及有效的实时校正方法。因此本文以集总式模型为背景,将新安江模型与集合卡尔曼滤波方法相耦合构建基于集合卡尔曼滤波方法(EnKF)的洪水预报实时校正模型,分析现有观测条件下模型的不确定性,以及未来在洪水预报实时校正中如何充分利用多元/源观测数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本文总结了洪水预报实时校正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将新安江模型与EnKF算法相耦合构建了基于EnKF的洪水预报实时校正模型,并分析了模型的预报校正效果,模型可以将洪峰预报精度提高30%以上、Nash系数提高至0.9以上。(2)本文考虑现有观测条件,分析了模型在加入流量观测时不同土层土壤含水量校正效果、初始条件及降雨扰动误差三个方面的不确定性。分析表明:加入流量观测时,上层土壤含水量的校正效果好于下层和深层;初始条件与实际偏差较大时,实时校正模型比新安江模型的洪峰预报精度最高可提高80%以上,可以有效降低对初始条件的依赖;降雨扰动误差对模型预报精度有很大影响,尤其是在降雨量较大的情况,更容易高估流量,在模型应用中应关注降雨扰动误差的设置。(3)本文选取了地面观测蒸发和GLEAM产品蒸发及表层土壤含水量数据、GLDAS产品表层土壤含水量数据3种卫星遥感产品,并对这3种遥感产品进行了可利用性评估和校正。将校正后的水面蒸发、表层土壤含水量数据与流量三种观测进行组合,设置了9组算例对比分析加入不同来源、不同类型观测时,流量及不同土层土壤含水量校正的效果。结果表明:采用不同来源观测数据时流量校正结果基本一致,说明基于EnKF的洪水预报实时校正模型具有较强的包容性及鲁棒性;联合加入流量、表层土壤含水量和蒸发观测时校正时,预报精度均满足要求,比仅采用流量观测时最高可提高10%。
其他文献
幼儿教育在幼儿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进入幼儿园后幼儿教师担负起了重要的责任,但想要为幼儿创造优良的环境,还需要家长以及幼儿园的积极配合。那么在家园工作中,想要使家园工作得到有序的开展,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配合。而家园共育作为现代幼儿教育中的一大重要课题,对其进行研究,无论是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还是对幼儿园教育水平的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建筑业信息化发展报告(2021)智能建造应用与发展》凝聚了我国建筑行业智能建造领域理论和实践经验,是非常宝贵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对于今后我国智能建造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引导和指导意义。
期刊
近年来,随着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完善,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乡镇图书馆成为农村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阵地。但从当前情况看,乡镇图书馆仍然不能满足公众的文化需求。目前,我国乡镇图书馆发展面临着资源结构失衡、人才短缺并且专业性不强、多元化供给不协调等问题。大数据时代,县域内必须加快推进专业化、多元化服务理念的不断完善,加强乡镇综合图书馆建设,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文化传播功能和育人功能,优化图
本文主要分析目前我国粮食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实现粮食安全可控的有效对策,以破解粮食供求矛盾。
董其昌是中国大书画家,"南北宗论"的开创者。在话剧舞台上,表现这样一个承前启后,既凝聚了中国古典艺术精神又具有开创意识且饱受争议的历史人物,需要用当代剧场艺术精神进行观照。当代剧场艺术精神就是在抽象与意象间构建舞台动作空间,这是在中西方构型方法融合中,探寻当代戏剧空间创造的中国方法之一。换句话说,就是用当代剧场的艺术观念、艺术方法和艺术手段,在视觉层面上,用极简的构型方法营造空灵
期刊
PBL问题导向式教学方式对于提升汽修专业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教学工作开展中,可以通过强化教学准备、加强案例导入、加强学习内容设计等不同方式,为学生带来高质量课堂。
目前,高校本科生不断扩招,在校本科生已经突破三千万,但本科生学习质量却无法保证稳步提升,主要原因是本科生学习动力不足,其中既有学校教学模式固化的原因,也有其自身约束力不足的因素。为了提高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兴趣,激发本科生的学习和探索欲望,促进多种思维并进发展,增加本科生与教师的交流和沟通,文章以黑龙江大学"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为例,基于PBL(Problem-based Lear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