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钨矿型复式钼酸盐/钨酸盐类化合物ARe(MO4)2(A=K, Na; Re=La, Y, Gd,Lu; M=W, Mo)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功能材料,由于在光学、磁学等方面的优越性能,其应用前景非常的广阔。ARe(MO4)2中稀土离子Re易被其它稀土离子取代,是良好的荧光基质材料,可用于激光、照明、显示器等。根据文献报道,ARe(MO4)2传统的合成路线有:高温固相法、溶胶凝胶法、固体反应法和提拉生长法等。但是这些合成方法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如:产物形貌难以控制,反应条件苛刻等。权衡所有的合成方法,我们采用了经典的水热和溶剂热合成NaLa(MO4)2(M=Mo, W)和稀土离子掺杂的NaLa (MO4)2微/纳米材料。本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利用一种新颖的表面活性剂1,2,3,4-丁烷四羧酸(H4BTCA)辅助的水热法制备了的NaLa(MoO4)2和NaLa(MoO4)2:Eu3+,通过XRD、SEM、PL、CA等仪器表征了样品的物相、形貌、性质,并系统的考察了反应时间、pH值、表面活性剂等反应因素对产物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条件对产物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产物的尺寸形貌直接决定着NaLa(MoO4)2:Eu3+的发光特性。另外,通过对产物超疏水性能的研究,探讨了改性剂氟硅烷的作用原理。(2)采用溶剂热的方法合成了NaLa(MoO4)2晶体,通过改变溶剂乙二醇与蒸馏水的体积比、溶液pH值等反应因素来实现对产物的调控,通过XRD、SEM等仪器对产物的物相和形貌进行了分析表征。对溶剂的作用原理进行了解释说明,还进一步对在不同条件下产物的超疏水性能进行测试。(3)以1,2,3,4-丁烷四羧酸(H4BTCA)为表面活性剂,水热合成了NaLa(WO4)2和NaLa(WO4)2:Dy3+。通过调节反应的pH值、反应时间和温度等,获得了不同的产物。利用XRD、SEM、CA和PL等仪器手段对产物的组成、形貌、超疏水和发光性能进行表征,并对NaLa(WO4)2:Dy3+的形成机理进行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