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检测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配对癌旁组织及粪便中miRNA的表达情况,评价粪便miRNA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1月至2016年1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收治并手术的40例结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术前粪便标本、术中肿瘤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标本,同时收集20例健康人的粪便作为对照组。分别提取所有组织及粪便中的RNA,经核酸电泳及Nanodrop 1000检测RNA纯度并测定其浓度,经加尾及逆转录。以U6为内参基因,用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各标本中10个目标miRNAs(miRNA17、miRNA18a、miRNA21、miRNA31、miRNA92a、miRNA96、miRNA143、miRNA181b、miRNA221、miRNA222)的表达量。比较结直肠癌组织与相应癌旁组织中各miRNA的表达差异,比较结直肠癌患者与健康人粪便中各miRNA的表达差异,选出差异明显的miRNA,再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及其曲线下面积(AUC)评估miRNA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结果:10个目标miRNA在结直肠癌组织、癌旁组织、及粪便样本中均被检测出。癌组织中的miRNA-17、miRNA-21、miRNA-31、miRNA-92a、miRNA-96、miRNA-221的表达高于相应癌旁组织(P<0.01);miRNA-143的表达低于相应癌旁组织(P<0.01)。结直肠癌患者粪便中miRNA-21、miRNA-31、miRNA-92a的表达高于健康人粪便(P<0.01),miRNA-143的表达低于健康人粪便(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miRNA-21、miRNA-31、miRNA-92a、miRNA-143在结直肠癌患者粪便中的表达与癌组织中的表达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ROC曲线分析发现:结直肠癌组粪便与健康人粪便相比,miRNA-21、miRNA-31、miRNA-92a、miRNA-143两两组合后的AUC均比单个miRNA的AUC高,组合后AUC均大于0.9,miRNA-21+miRNA-143二者组合的AUC达到0.998,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达到了97.5%和95.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结论:结直肠癌患者粪便中miRNA-21、miRNA-31、miRNA-92a、miRNA-143的表达与健康人粪便中的表达具有明显差异,可作为结直肠癌诊断的潜在肿瘤标志物,miRNA-21+miRNA-143二者联合检测有望为结直肠癌筛查提供一种无创、敏感性及特异性高的诊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