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银行间债券市场作为我国最大的债券市场,不仅是各类社会主体融资的资金市场,也是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重要场所,其流动性高低直接影响整个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和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对我国宏观经济有重要影响。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在规模上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市之一,但在债市质量上和欧美成熟的债券市场还有较大差距,这其中比较显著地一点就是市场流动性偏低。 影响债券市场流动性的因素有很多,本文分别从微观和宏观角度结合我国债券市场自己的属性和特点分析了探讨了影响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制度因素和经济因素。微观角度主要从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的四个方面即交易机制、交易品种、交易参与者构成和交易场所对影响市场流动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做市商制度越完善、市场交易品种、投资者越丰富,市场的流动性就越高。宏观角度则从货币政策、利率政策、其他金融市场影响方面论述了其对债券市场流动性的影响,并指出货币政策越宽松、利率市场化程度越高银行间债市流动性就越好。 本文从换手率和买卖价差两个度量流动性的指标入手用近些年的银行间债券交易数据对部分可量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指出货币政策、利率市场化改革以及其他金融市场对银行间债市流动性都有显著影响,还得出债券市场目前还存在债市割裂、做市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 文章最后结合理论分析和实证结果对如何提高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提出了一些政策和建议,比如健全做市商制度、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大力发展资产证券化业务和企业债市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