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分解制备CaCO3粉体及其晶体生长机理研究

来源 :湖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aCO3粉体常见的晶型有三种:方解石、文石及球霰石,其常见形貌分别为立方(菱方)、棒状和球形。本论文通过加热碳酸氢钙(Ca(HCO32)饱和溶液使其进行热分解,研究了热分解产物CaCO3的晶相组成以及不同反应参数对其影响,探索了静置状态下制备的超结构CaCO3的晶型和形貌及其形成和生长机理。论文首先在搅拌的条件下,研究了时间、温度以及不同分子量聚乙二醇(PEG)及其添加量对Ca(HCO32热分解制备的CaCO3组成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CaCO3的晶型和形貌进行了分析和观察,总结了时间、温度以及不同分子量PEG对分解产物晶相组成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械搅拌下,未添加PEG时,热分解制备的CaCO3包含方解石和文石,随着时间的增加和温度的升高,产物以稳态方解石为主;添加PEG可使产物中文石相成分增加,添加PEG分子量越大,对文石相的生成更有利。并在分解温度为90°C、分解时间为60 min得到的样品中发现了极少量疑似具有超结构的CaCO3颗粒。然后改善超结构的形成条件,即在Ca(HCO32热分解过程中将机械搅拌改为静置状态,成功地制备了超结构CaCO3,并通过改变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和数量,获得了多种形态的超结构。采用XRD、SEM、TEM并结合高分辨和电子衍射等表征方法对超结构的晶相和形貌进行了分析和观察,提出了超结构形成的三种路径以及雪花状、刺球状和伞状CaCO3超结构的形成机理。先形成的高活性球霰石圆团在外层转变方解石相,然后溶液中的Ca2+和CO32-沿着圆团外围六条棱边结晶成方解石相,并对称生长成骨架,最后由方解石、球霰石以及不定形态CaCO3组成的多相颗粒填充在骨架间,从而形成完整的雪花状。刺球状与雪花状相似,球霰石圆团向文石相转变并以文石相结晶生长,逐渐发展成为刺球状超结构。伞状结构中球霰石圆团外围并不发生相转变,而是继续以球霰石相结晶生长,先发展成为多片状,最后片状层叠为伞状超结构。论文成功的以Ca(HCO32溶液为原料,用热分解法制备出不同晶相组成、不同形貌的CaCO3,并通过表面活性剂调节产物的组成和颗粒形貌,为制备不同物相组成和不同形貌的CaCO3提供了一条可行途径。通过改变实验参数,制备出多种超结构CaCO3,并提出其形成过程和机理,为更多超结构CaCO3的形成提供依据,并为其他物质超结构的制备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对枣庄学院参加2006年山东省大学生运动会中长跑队的8名男运动员运动后的血乳酸、血尿素等指标进行了测试,采用数理统计、实验研究等方法对测试数据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量化
针对传统DSS的局限,结合Web技术和数据仓库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财务决策支持系统——基于WEB的教据仓库技术支持的分布式财务决策支持系统(WDFDSS)。主要研究了该系统的体系结构
道教科仪音乐绵亘近两千年,至今仍活跃于中国各地道观和城乡。人们但知其古老、独特、流传广泛,却不详其现存之全貌,更不清其历史来源的层积状况。本文以古代道教科仪音乐文献和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要求,初等教育阶段的诗歌教学要起到培养和提升小学生想象力的作用。我们审视当前小学诗歌教学现状,发现存在两大问题: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
<正>研究目的: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现代教学训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多媒体技术成为辅助教学训练的有效手段,大大改变了教育的模式和方法。多媒体教学在其它学科中应用
会议
生产实习是培养应用型制药工程专业人才的重要环节。本文阐述了制药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所面临的困难与问题,根据我校生产实习经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提高生产实习效果,达
通过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现场观察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对生理生化指标在竞技体操训练中应用现状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竞技体操训练中主要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