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主动脉壁间血肿(IMH)的发病率虽然不高,但是发病急,早期病死率高,是一种严重危及生命的急性主动脉疾病。目前,国内还没有大规模的系统性的临床研究。目的:研究IMH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措施,疾病转归及预后情况,并比较StanfordA型主动脉壁间血肿(IMHA)和Stanford B型主动脉壁间血肿(IMHB)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1例诊断明确的IMH患者的临床资料。资料的收集包括门诊病历、住院病历以及随访记录资料,根据血肿范围将患者分为Stanford A型和B型两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诊疗方式以及预后的差异。数据统计采用SPSS16.0。结果:IMHA型壁间血肿共25例,IMHB型壁间血肿36例。IMHA组平均年龄为59.00±9.15岁,]IMHB组平均年龄为60.19±11.12岁,IMHA组男女比例约1.5:1,IMHB组男女之比为2.6:1。两组患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主动脉疾病的比例无统计学差异。IMHA组胸痛和背痛的比例高于IMHB, IMHB组腹痛的比例高于IMHA组。两组在心包积液和胸腔积液的发生率上均有统计学差异,IMHA的发生率均要明显要高于MHB。IMHA组的误诊率为8%,IMHB的误诊率为8.1%。两组的院内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异,但IMHA的院外死亡率高于IMHB (55.00%vs9.09%, P<0.0001)。 IMHA的总死亡率也高于IMHB (64.00%vs16.67%, P<0.0001)。两组保守治疗的院内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但IMHA保守治疗的院外死亡率显著高于IMHB保守治疗组(84.62%vs8%,P<0.0001),IMHA保守治疗的总死亡率也显著高于IMHB保守治疗组(88.89%vs17.86%,P<0.0001)。IMHA保守治疗的死亡率显著高于外科干预组(88.89%vs0.00%,P<0.0001)。IMHB保守治疗的死亡率为17.86%,支架治疗的死亡率为12.5%,后者死亡一例,死亡原因为脑溢血。结论:1.IMH好发于中年男性,首发症状多为胸、背痛,并有不典型症状,尚存在一定的误诊率。2.仅仅依靠症状以及体格检查无法鉴别IMHB和IMHA,对于临床疑似病例,应该立即行无创的影像学检查。3. IMHA早期死亡率高,保守治疗有风险,甚至很危险,应该立即外科手术。4.无并发症的IMHB保守治疗的死亡率与外科干预的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可以在控制血压的基础上,定期复查CTA,一旦发生并发症则应考虑外科干预,干预手段首选腔内支架植入术。5.在IMHB的随访过程中,发现主动脉壁进行性增厚,预示破裂风险增大,也应考虑腔内支架植入术。研究背景: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ABAD)与主动脉壁间血肿(IMHB)都是严重危及生命的主动脉疾病,IMHB可以继续进展为ABAD。部分学者认为二者是不同的疾病,也有一部分学者认为主动脉壁间血肿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主动脉夹层或者为夹层前期。目的:ABAD与IMHB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治疗方案,转归及预后情况,并比较二者的死亡率,以及对不同治疗方式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61例诊断明确的IMHB患者和270例ABAD患者的临床资料。资料的收集包括门诊病历、住院病历以及随访记录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治方式以及预后,数据统计采用SPSS16.O。结果:IMHB组共36例,ABAD组270例。IMHB组平均年龄为60.19±11.12岁,ABAD组平均年龄为52.37±11.11岁,有统计学差异。IMHB组男女比例约2.6:1,ABAD组男女之比为4.7:1。两组患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马凡综合症和主动脉疾病的比例无统计学差异,ABAD组患高血脂和肾囊肿的比例显著高于IMHB组。两组表现为胸痛、背痛和腹痛的比例无统计学差异,ABAD组患肠缺血、肢体缺血的比例高于IMHB组。IMHB组保守治疗的院外死亡率低于ABAD组(8.00%vs52.34%,p<0.0001),IMHB组保守治疗的总死亡率也低于ABAD组(17.86%vs56.41%,p<0.0001)。IMHB组支架治疗死亡率为12.55%,死亡一例,死亡原因为脑溢血,ABAD组支架治疗的死亡率为5.37%,两组无差异。IMHB组保守治疗与支架治疗的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ABAD组保守治疗、支架治疗以及杂交手术的院内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异。ABAD组保守治疗的院外死亡率显著高于支架治疗和杂交手术(52.34%vs4.08%vs0.00%, p<0.0001)。ABAD组保守治疗的总死亡率也显著高于支架治疗和杂交手术(56.41%vs5.37%vs0.00%,p<0.0001)。结论:1. IMHB和ABAD好发于中年男性,首发症状多为胸、背痛,并有不典型症状。2.仅仅依靠症状以及体格检查无法鉴别IMHB和ABAD,所以对于临床疑似病例,应该立即行无创的影像学检查。3.无并发症的IMHB保守治疗的死亡率与外科干预的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可以在控制血压的基础上,定期复查CTA,一旦发生并发症则应考虑外科干预,干预手段首选腔内支架植入术。4.在IMHB的随访过程中,发现主动脉壁厚度不断增加,预示破裂风险增大,也应考虑外科干预。5. ABAD保守治疗的死亡率较外科干预的死亡率显著增高,即ABAD保守治疗有风险,甚至很危险,可更为积极的给予外科干预,首选腔内支架植入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