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劳动合同的违约责任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aLLL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16条明确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劳动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通过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为双方当事人顺利履约提供依据和保障。由于制度的不完善以及利益的驱动,在实践中肆意违反劳动合同的情况屡见不鲜,严重损害整个劳动合同体系的稳定。如何分清双方的责任,如何追究违约责任,现行的《劳动法》及相关法规对此方面的规定存在很大欠缺,《劳动法》仅在第12章“法律责任”中予以规定。本文拟通过对劳动合同违约责任的概念和特征、劳动合同违约责任的构成要件、劳动合同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和适用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探索劳动合同违约责任在责任承担方式和适用条件方面的一些法律问题,同时尝试对劳动合同违约责任在立法欠缺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本文第一、二部分分别对劳动合同的概念、特征和法律属性、劳动合同违约责任的概念和特征进行阐述,并单独分析了事实劳动关系中的违约责任问题;第三部分将劳动合同违约责任与普通民事合同违约责任进行比较;第四部分对劳动合同违约责任的构成要件进行研究,主要包括违约行为与过错两大构成要件,并明确提出应区别劳动者违约与用人单位违约的不同构成要件;第五部分通过对民法理念和《合同法》规定的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进行探讨,分析劳动合同的违约责任承担方式,并区分用人单位违约的责任承担方式和劳动者违约的责任承担方式分别进行详细阐述;第六部分通过对民法和《合同法》规定的违约责任免责事由和种类进行阐述,分析劳动合同违约责任的免责事由和种类;第七部分在上述基础上对劳动合同违约责任提出相应的立法建议。
其他文献
通过分析城乡水务行业的技术经济特征,指出水务行业具备开展PPP合作的条件,对常用的几种水务PPP模式进行了介绍,并对当前水务PPP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思考,提出要转变
当一个涉外民商事案件依据我国冲突规范的指引确定外国法作为准据法,并且在排除了诸如反致、公共秩序保留,法律规避等种种阻碍之后,仍然需要适用某一外国法,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应
立法规划,指一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职权,在一定政策与原则的指导下,根据一定的方式、程序与技术,对立法的进程进行的系统安排与设计。立法规划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或立法过
高校治理结构包括外部治理结构与内部治理结构。外部治理方面,应正视大学自治这一学术传统与国际惯例,努力为高校拓展办学的自主空间,以立法规制政府干预力度。在内部治理方
当前,我国司法理论界和实务界对法官司法礼仪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法院文化建设中,对司法礼仪作文化比较视角上的解读是研究法官司法礼仪的前提与基础。司法仪式是符号化的
本文通过考察中国历史发展特点及高等教育历程并结合同济大学自身历史,将同济大学1907至2007年的百年历程划分为1949年前,1949年到1976年,1976年至2007年三个阶段进行研究。通过
司法公正是法律永恒的内容。法律甚至可以说是为公正所生,法律若无公正可言,便是徒然。刑事司法一方面要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另一方面也要以公正的方式实现其金明犯罪、追究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经济法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是经济法宗旨和本质的具体体现,是经济法作为一个独立部门法的重要标志,其对经济法的理论建构与实践运作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
《行政诉讼法》自颁布以来举步维艰,法院和当事人在制度表达和司法实践相互偏离的夹缝中寻求"变通",找到了更符合中国司法国情的"协同行政诉讼模式"。"协同诉讼"重新诠释诉讼
行政复议制度作为一种专门解决行政争议的法律制度,在我国实践运行中效果并不理想,未能实现其价值。这主要源于我国对行政复议制度的定位不准确,没有从行政复议本身性质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