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代作家中,刘震云是与影视接触密切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先后被搬上荧幕,数量虽然不多,但是作品改编后都受到了读者与评论界的广泛关注。刘震云积极参与影视创作,搭上影视这个“顺风车”,一方面顺应了视觉时代图像化的潮流,一方面使自己的文学作品获得大众的广泛关注。在刘震云看来,文学与影视不是相互隔绝的两个艺术体,两者有很多的共通之处,实现两者良性、健康的互动,是促进影视和文学蓬勃发展的最佳途径。他不但不排斥其作品改编为影视剧,甚至作为编剧积极创作影视剧本,担任电影的制片人,全程参与制作。同时,他依然坚持自己文学作品应有的艺术水准,保持自己的创作风格与文学主张。论文试图以互文性理论为切入角度,进行刘震云小说与影视改编的对比研究,运用了文本细读、文献研究、跨文化研究等方法,借用互文性理论中的相关策略和方法,将刘震云小说的影视改编研究置于一个广阔的文化视野下,更好地体现了刘震云的小说影视改编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创造性叛逆”的过程,这也验证了互文性概念提出者克里斯蒂娃“文本是一种生产力”的主张。刘震云将影视文化的积极因素与自己的小说创作相融合,实现了两者之间有益的互动。论文的绪论部分首先介绍了刘震云文学作品影视改编的文化语境以及研究现状。视觉文化为主导的大众文化的蓬勃发展,使得影视文化在大众中的影响越来越大,这促使大批作家的创作观念发生了变化,刘震云积极顺应时代潮流,集作家、编剧、制片人于一身;其后分析了刘震云小说适合影视改编的一些特点,主要从主题、语言、结构、风格四个方面阐述,刘震云积极将影视元素融入小说创作中,使自己的小说更利于改编为影视剧;再次分析了刘震云小说与影视改编作品的互文阐释,分别从主题“互文”、符号“互文”、叙事“互文”、从作者生产到读者接受的“互文”几个方面论述,将互文性理论的技巧和策略与刘震云小说的影视改编相结合,充实了刘震云小说影视改编的理论研究和方法。最后从影视改编作品对刘震云小说传播的积极意义和对原著小说的损伤两方面论述了影视改编作品刘震云小说的影响,并探讨了未来刘震云小说的影视改编的研究走向,以期寻求新的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