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中国信仰研究反思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xubu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汉学界早期中国研究的特点与焦点,本文以梳理中外学界对甲骨文之前的早期信仰研究概观为背景,重点分析中国文学人类学的新近理论——“玉教”的提出过程以及其内涵与价值;探讨“玉教”理论为何以及如何作用于寻找驱动华夏文明发生的信仰之根;进而反思中国文学人类学派构建中国版文化理论体系的诉求及其实践过程。本文共设三章。第一章重在梳理国内外研究概况,指出因为重于三代历史谱系的争论,有关甲骨文之前的早期信仰问题、有关中华文明起源特点的观念动力问题在国内外考古学、历史学、人类学、宗教学均被讨论不多,在比较文学的传统领域更鲜有涉及。由此,本文探讨“玉教”提出的学术依据与现实背景,解释其问题意识的针对性与思想意义。第二章共有三节:第一节基于上章内容,总结早期中国文化研究的两个焦点问题:(1)中华文明特质与连续性;(2)青铜时代与玉器时代。本文认为,“玉教”理论正是对这两个焦点的有力回应和补充。第二节详细梳理叶舒宪的学术思想演进脉络,重点探讨他为何提出“玉教”。在跨文化比较和自识之路上,他一直聚焦“神话”而步步深入,希望打破带有局限性的任何既定认知框架。从理论到文本,从文本到器物,从器物再到理论,最后落实在“玉教”,他诉诸为中华文明探源提供全新的人文阐释视角和一整套理论体系。第三节对“玉教”内涵进行深入辨析,注重搜集和整合历经数年的、共计十五次的玉帛之路调研情况。本文认为,“玉帛之路”调研旨在探究史前不同地域的中华玉文化如何从多元分布逐渐走向华夏一体。针对学界对“玉教”关注不足或有一些偏见的现状,第三章进一步分析“玉教”理论何以成立的问题。笔者总结出神圣信仰、权力垄断、祭祀仪式等讨论维度,结合涂尔干的宗教理论思想分析,即从宗教的基本形式——信仰与仪式,宗教的意义——权力与道德性,来说明早期中国对玉文化的崇拜也可以称之为“玉教”。学界虽然已有众多研究叶舒宪学术思想的文章和硕士博士论文,但是,对他近十年来最为重视的“玉教”理论却关注不够,即使有涉及也以访谈和引用观点为主。本文是首篇全面分析“玉教”理论的文章。通过这项研究,笔者希望呈现出“玉教”理论的全貌,尤其重点剖析对物的崇拜何以成为“教”?对文明起源期的研究何以成为中国比较文学的理论话语?笔者希望这项研究有助于全面分析中国文学人类学在早期中国研究领域的积极探索和开拓之处;展现出中国文学人类学的研究群体如何将文学的学科逻辑推进到与中华文明探源问题深层勾连的模式,拓展出文明起源研究的神话学范式,从而反思文学人类学在构建兼具世界性和本土性的理论话语中的经验,检讨其革新与不足。
其他文献
以重结晶、柱层析方法对合成的氯嘧磺隆提纯,并进行了定值分析及定性表征,结果表明,所研制的标准品纯度达99%以上。
为了观测日食时刻日-地空间发生的异常物理现象,本工作采用了观测Ne放电管光源的Ne光谱变化的方法.观测结果表明:日食对Ne光谱的强度产生影响,越接近食甚时刻,Ne光谱强度越弱
预测策略单元自被编入统编本教材之日起就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它的出现反映了当今阅读教学由“教内容”走向“教策略”的新变化,体现了语文阅读教学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新要求。
<正> 结构的选择自从1966年出现了第一个内吸性杀菌剂萎锈灵(Vitavax,D-735)以后,1967年美国杜邦公司又提出了内吸性杀菌剂 Benomyl的专刊这就为过去认为无法治疗的植物维管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城镇医药体系政策的完善,公民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的医疗消费水平也得到很大的提升,医药行业时刻充满着新的机遇。同时,随
针对自动扶梯上乘客易摔倒的安全隐患,设计一款基于机器视觉的人体摔倒行为识别系统及扶梯自动急停装置.借助OpenPose人体关节点检测算法提取目标人体的骨骼特征,利用Inception V3网络模型搭建分类器,对采集的骨骼特征信息分类,以识别乘客摔倒行为.训练结果表明单人、多人样本的测试精度最高可达98.9%、80.0%.识别摔倒行为后将检测结果以无线通讯的方式发送至基于STM32微控制器及多种传感
基于加热和NH3-NH4Cl(pH=10.20)缓冲溶液存在下,痕量钛(Ⅳ)能阻抑高碘酸钠氧化铬天青B的褪色反应,建立了阻抑高碘酸钠氧化铬天青B褪色光度法测定痕量钛(Ⅳ)的新方法.该方法的
最佳估算加不确定性(BEPU)事故分析方法能定量分析计算结果的不确定性,从而在保证核电厂安全性的前提下,释放出更多的裕量,进一步提高核电站的经济性。BEPU方法需要准确可靠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