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扮演着新疆稳定和谐的重要支撑角色,其地位不可替代。但是由于时代的发展,历史的进步,之前兵团的那种以农业为主的生产生活方式已经逐渐难以适应现代化的时代,为此就应该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努力提高城镇化水平。石河子市、五家渠市、图木舒克市和阿拉尔市是兵团较早也是目前已有一定规模的四个城市,进入本世纪第二个十年期间,依靠政策因素,为了实现兵团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为尚未设市的师各建一个自治区直辖的县级市,为此第二师铁门关市、第四师可克达拉市、第五师双河市、第十师北屯市和第十四师昆玉市纷纷批准设市,选取战略地位(国家战略和地理位置)重要、经济条件较好、发展潜力大的中心垦区团场进行设市建设。本文选取第五师双河市作为研究区,通过前期社会访谈以及建成区多方面测度、核密度和景观韵律指数等等方法来对其由一个团场(89团)向现代化的城市转变过程中发生的具体多方面变化进行分析。分析其由团镇时期向建市后再到完成建设规划后的宏观与中微观景观变化,探讨在宏观尺度上聚落功能转变、建成区方面测度、道路网络测度以及文化景观地名和城市景观功能区的变化。经过分析得出:1.设市前兵团大力发展城镇化,依靠政策推动和基础生活设施的提升,89团逐渐吸引周边连队居民向团部迁移,促使团部和连队各自向生活型聚落与生产型聚落方向进行演变,直至彻底蜕变成单纯的生活型和生产型聚落;设市后,随着城市建设投入越来越大,对于人力需求量越来越大,会逐渐吸引周边第五师其余团场的人口乃至地方与疆外人口,以此来满足自己的需要,逐渐增强自己生活型聚落的功能。2.城市建成区面积由2006年的1.73 km~2增长到2016年的9.77 km~2,并在现今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在规划建设的2030年达到23.08km~2,其城市重心也一直向新城区进行转移。城市不仅城市建成区面积获得了极大的增长,其道路网络建设也随着建成区的扩展获得了极大的进步。各项道路指数都在向优化的方向转移,城市道路建设越发科学完善,断头路逐渐减少至消失,道路服务范围越发扩大,利用程度进一步提高。3.城市的发展理念和宏观功能区布局越发具有规划性,科学性。之前作为团场,团部建设没有多少规划性可言,作为新建设的城市,通过国内知名的城市设计规划院的设计规划,引水入城,打造“双河汇流,五彩方城”的城市生态水系格局。在未来规划建设中,采取塑形、造势、点睛、构体、通脉、观景的方式,建立“两带两轴、两廊、六区多节点”的城市景观结构。在功能区的布局方面,充分考虑盛行风向和工业园区位置布局关系,为城市生活区的居民生活质量提供了科学的保障。4.在新城建设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新的地名和道路名称,双河市在建设中体现在文化景观方面的变化也是很大的,不仅数量多了数倍。而且,地名和路名的命名都越发体现了城市建设的现代化属性和本地历史文化、自然地理景观的特点。5.最后分析了城市由团镇时期(2006年)到设市批准后(2016年)再到完成规划建设后(2030年)着三个时间段的城市内部景观功能区的演变、景观指数变化和各年份对比研究。本段研究可以从中微观尺度上充分看出,双河市在这24年间的变化很大,希望能够通过分析双河市的变化来对其余尚未建市的师提供一些科学的城市发展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