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长久的历史发展和社会历史演进,产生了大量珍贵的非遗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传承过程中产生、沉淀、保存下来的优秀文明成果。它包括了人类文明最绚丽、最多样、最精炼的语言表达、民间传统工艺、表演展示、民俗文化等内容。非遗档案是人类文明史上璀璨的明珠,口口相传、言传身教是长久以来非遗传承的主要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源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文明发展不同阶段,是一种动态的、活态的文化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是对人类文明活动的历史原貌、历史沿革的直接反映,也是对既直接反映了文化活动项目的基本面貌、传承情况,也间接见证了文化传承、发展渊源和发展趋势,而非遗档案则承载了把非遗由无形向有形,由非实物到物质化记录、保护的转变。非遗档案是一种珍稀的文化资源,对历史的保存、记录和对今后制定社会发展规划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人们的物质生活到达一定的水平后,作为上层建筑的精神文化生活会有更多要求。人们会自觉追求精神文化层面的文明传承,文化发展,遗产保护等。然而,在经济、社会、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的今天,与人们精神、意识层面密切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走向没落甚至消亡的道路。目前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困难重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相关档案是一项极为紧迫的任务。本文主要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分述了非遗档案的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与思路、特色与创新之处。第二部分阐述了非遗及非遗档案的概念,非遗档案的分类,非遗档案的特征,对非遗档案进行管理和保护的必要性与重要,及非遗档案管理应遵循的原则。第三部分分别从非遗、非遗档案、传承人档案、档案数字化等四个方面进行描述。第四部分说明了我国非遗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如管理分散,档案工作队伍及机构建设问题,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注重申遗,不顾传承以及忽视档案机构在非遗档案保护方面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第五部分是本文的重点,论述的对策包括,做好非遗档案的管理,加强档案队伍及机构建设,实现保护主体多样性,建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的法律体系,做好“中遗”更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重视档案机构在非遗保护方面的重要作用等。第六部分是文章的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