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令人堪忧。近视率、肥胖率持续增加,而一些反映机能和体能水平的指标却逐年下降,这些都与青少年缺乏必要的体育运动有关。基于现实情况,为切实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2006年12月23日,国家首次召开了建国以来的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于2006年12月20日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并于2007年4月29日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启动。阳光体育运动以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基础,与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使学生能做到每天锻炼1小时,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体质健康水平切实得到提高等。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主要运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对商丘市城区小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情况进行了了解和调查,是对以前开展的现状研究都集中在大城市和中学的补充与延伸。阳光体育运动开展时间不长,存在的问题比较多,对一些存在的共性问题找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措施,对于一些好的经验加以推广,是本文的主旨所在。研究结果表明:1.商丘市城区许多小学对阳光体育宣传不到位,导致学生对阳光体育了解不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和上报工作逐渐步入正规,测试器材和测试方法也不断发展和完善。但发放阳光体育奖章的情况不够理想。2.商丘市城区小学达到开齐开足体育课时要求的学校很少,主要问题在1-2年级,3-6年级情况较好,但常常发生体育课被挤占的现象。88.9%的学生已经掌握和基本掌握了2项锻炼技能。学生非常喜欢体育运动但对体育课评价较差。3.商丘市城区小学开展的课外体育活动主要集中在上午大课间,早上锻炼的小学生很少,参加下午课外活动的人数占46.1%。广播操和眼保健操几乎每个学校都做的很好。学校在课外活动开展的项目排在前5位的是游戏、跳绳、踢毽子、掷沙包、跳皮筋。除广播操是由学校统一组织,其它活动一般都是学生自由活动。大部分学校能保证学生每天活动1小时,但锻炼效果不能保证。4.商丘市城区小学生回家后以学习为主,节假日上的最多的培训班是关于学习方面的。没有养成节假日锻炼的习惯。5.商丘市城区小学的场地、器材条件不容乐观。自开展阳光体育以来,体育经费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每个学校增加的幅度有很大差别。专门负责阳光体育的校级领导配备较好,但制度和组织保障做的不好,没有形成一种长效机制,缺乏可持续性。6.商丘市城区小学在体育教师配备上整体状况良好,个别学校稍显不足,但体育教师对本职工作的满意度较低。体育教师岗位培训工作情况不理想。上级主管部门对商丘市城区小学阳光体育的督导没有做到经常化、制度化。7.商丘市城区小学大部分同学对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表示喜欢,体育教师对于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也是非常支持的,但班主任和家长对孩子的身体锻炼重视程度很不够。在以上调研的基础上提出的建议主要有:⑴利用各种媒介加大对阳光体育运动的宣传力度;⑵继续建立健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并公布学生体质健康状况;⑶继续强化各小学的学生必须备齐沙包、毽子、跳绳三样体育器材的实施与监督;⑷小学阳光体育活动的内容应将趣味性、竞争性有机的结合;⑸以商丘师范学院体育学院为依托,加强体育教师的岗位培训;⑹加大学校体育工作和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在教育督导、评估指标体系中的权重,并作为评价地方和学校工作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