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抗凝药物与华法林房颤抗凝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系统评价

来源 :新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ca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系统评价新型抗凝药物与华法林用于房颤抗凝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进行系统检索,收集1990~2012年9月期间所有已正式发表的科研文献。按纳入、排除标准选择文献、评价文献质量、提取数据。用Revman5.2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3个RCT共44470例患者。Meta结果显示:随机实验组中口服新型抗凝药物的房颤患者较服用华法林(INR2.0~3.0)的房颤患者降低了发生脑卒中或血栓栓塞事件[OR0.95,95%CL(0.85,.06)],出血性脑卒中[ OR0.44,95%CL(0.34,0.58)],心肌梗死[ OR0.96,95%(0.81,13)],全因死亡[ OR0.88,95%CL(0.81,0.95)],大出血[OR0.87,95%(0.80,0.95)],颅内出血[OR0.35,95%CL(0.28,0.44)]。  结论:  新型抗凝药物较华法林在房颤抗凝治疗中对脑卒中或血栓栓塞事件、出血性脑卒中、心肌梗死、全因死亡事件均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同时也降低了大出血及颅内出血事件的发生,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在房颤抗凝治疗中展现出较好的前景。
其他文献
学位
目的 探讨阿霉素肾病大鼠肾小管间质Smad3、Smad7表达改变与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关系,并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苯那普利对Smad3、Smad7表达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
背景及目的:肺缺血-再灌注损伤(lung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LIRI)在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肺移植、肺栓塞及休克等多种临床情况下均可发生;尤其是肺移植过程中,严重者可以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多器官功能障碍。迄今为止,LIRI仍是胸心外科医生面临的严峻挑战。肺移植后缺血-再灌注导致的移植肺损伤有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故更好的研究LIRI的发生机制,寻找更有效的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是人类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发性硬化症(MS)的动物模型,以中枢神经系统的炎症、脱髓鞘和轴突损伤为特征[1]。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OG)为少突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