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皮鞋印推断年龄常用方法的比较

来源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wac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皮鞋印作为足迹的一种,除了推断留痕人的性别、身高、体态、行走姿势等,还可以推断留痕人的年龄,对缩小侦查方向和范围具有重要意义。皮鞋印推断年龄的方法很多,如踏痕推断年龄、前掌重压面压痕推断年龄、跟压痕推断年龄、跟压痕与跖压痕相应关系综合法推断年龄、跖压外实边推断年龄等。经查阅文献并赴石家庄市基层公安机关刑事技术部门实地调研,在基层办案实践中,踏痕、前掌重压面压痕和跟压痕三种推断年龄方法最为常用。但是,该三种皮鞋印推断年龄的常用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推断出的结果常常存在偏差,无法界定哪种推断年龄方法更为准确可靠,亟待对三种皮鞋印推断年龄常用方法的相关性和准确度进行系统性论证。本文通过实验测试、数据处理、结果分析,利用踏痕、前掌重压面压痕和跟压痕三种皮鞋印推断年龄的常用方法,分别对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和石家庄地区采集的年龄在18岁-60岁之间的平面皮鞋印样本进行年龄推断,推断出皮鞋印样本的理论年龄,基于Minitab统计软件,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实验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分析比较皮鞋印样本的理论年龄和实际年龄的误差,发现三种推断方法误差落在不同范围内的准确性依次是:踏痕推断法>前掌重压面压痕推断法>跟压痕推断法;通过分年龄段对三种推断方法的适用性进行比较,发现踏痕推断法更适合青年时期,前掌重压面压痕和踏痕综合推断法更适合于壮年时期,前掌重压面压痕推断法相对适合于中年时期;通过分地域对三种推断方法的适用性进行比较,发现踏痕推断法对地域性分散和集中的皮鞋印样本均适合,前掌重压面压痕推断法则较适合于地域性集中的皮鞋印样本,并且地域性越集中,对推断方法的影响越小,推断越准确。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各种矛盾也层出不穷,成为了不可估量的犯罪诱因,未成年人由于身心发育不完全等特性,极易受到影响,导致未成年人犯罪持续高发。未成年人犯罪涉及普通的刑事犯罪,而且严重暴力犯罪也屡见不鲜。从网络媒体披露的未成年人校园霸凌到残忍弑亲,每一起未成年人暴力犯罪案件无不在全社会舆论掀起轩然大波。在国情和人权的影响下,侦办未成年人暴力犯罪案件对公安机关执法理念、执法程序、执法方式提出前所
学位
灰尘足迹是犯罪现场常见的遗留痕迹之一,相对其他痕迹物证来说,足迹不易掩盖和隐藏,对串并案件、分析案件性质、确定现场出入口、作案人数及刻画犯罪嫌疑人特征等来说,都有重要的意义。无损检验的研究一直以来也是国内外物证照相的关注点,对于彩色光滑客体表面遗留的灰尘足迹来说,一般采用掠入射照明技术和分色照相法相结合,选用与客体颜色互补的色光作为照明光线以加强反差。全色足迹勘查光源通过简单地换挡调节来方便快速地
近年来公交车放火案件在我国显著增多,与普通刑事案件相比,公交车放火案件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极大安全隐患,对社会治安构成严重危害,并且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公交车放火案件现场复杂、燃烧破坏及证据灭失严重,从而使得案件现场勘验难度更大,给公安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针对此类案件,我国在证据体系的构建评估、事件过程的系统研判等方面存在不足,出现了与实战脱节的问题。犯罪现场重建是对犯罪现场客观有效地认
事后抢劫与抢劫罪有着很强的同质性,但其违法层面要素和责任要素又存在许多特殊性。对于事后抢劫的成立不应当以前行为达到数额较大为成立犯罪的标准,但是前行为至少要具备侵犯财产法益的可能性、紧迫性以及可罚性。刑法上的特殊盗窃或诈骗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才能成为事后抢劫的前行为,一是该行为能够被评价为盗窃、诈骗的行为,二是至少要能够满足事后抢劫成立的当场性要件。在个别情形下,不动产有可能成为事后抢劫的行为客体
数量巨大且在不断增加的电动自行车给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困扰。合肥市是新晋二线城市,目前人口约780多万,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已达150万辆,在合肥市的伤亡道路交通事故中,交通方式为电动自行车的排在第一位。研究电动自行车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问题十分紧迫而重要。本文通过对合肥市电动自行车出行的基本情况、相关的道路条件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分析合肥市的电动自行车管理现状,借鉴了各地电动自行车管理的经验,
微生物是世界上存在种类和数量最多的生物,其中人体内部和体表活跃的微生物也数以万计,人体皮肤表面分布的细菌的数量和多样性更是超过以前人们的估计,同时很容易在触摸物体的过程中转移到物体表面遗留下来,所以微生物检材也可能成为了一种新的生物物证,用以进行个体识别或溯源。截至目前国内外还没有一套成熟的法医微生物检验方法。本研究选用多位点序列分型技术(MLST),以人体皮肤表面大量存在的表皮葡萄球菌(Stap
我国2012年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增设了“技术侦查措施”章节,一方面有规范技侦手段使用防止侵犯人权之目的考量,另一方面通过立法使技术侦查有法可依,对技侦获取材料作为证据的效力予以肯定从而有利于打击犯罪。然而,技侦工作长期高度保密与封闭,加之立法上的模糊规定以及技侦证据自身特殊性,使得修正后的刑诉法实施后技侦证据使用没有达到立法预期。目前我国法学界对技术侦查的研究侧重于规制技术侦查保障人权方面,而
按照向科技要警力的理念,公安信息化发展多年,已经建立了多个业务系统,有效提升了公安民警的工作效率。因国内安全保卫工作的特殊性,国保重点人员管控还未实现信息化管理,在与各业务警种交流合作时存在多种不便。本文基于作者的实践工作经验,根据国保重点人员管控工作的需求,从规划的角度设计国保重点人员管控系统。本文立足九江市公安国保部门重点人员管控工作的现状和难点,根据大数据技术在公安工作发展的现状,以提高管控
手印作为传统的重要痕迹物证,至今仍在刑事侦查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手印的显现提取技术作为指纹学研究的前提条件和核心技术,一直以来是相关人员研究的重点项目。其中,转印类技术作为一种可以有效克服复杂背景干扰的重要技术,虽然近年来发展迅速,但是总有难以推广运用的各种弊端存在。值此困难之际,凝胶胶片的应运而生成功的打破了各种桎梏,集合诸多优点于一身,值得深入实验验证与研究测试。本文选用了实际现场中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