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浅谈中国绳结的艺术魅力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xu4g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绳结,简称中国结,有着十分古老的历史,追溯起源要从结绳记事的年代说起,在文字出现以前,“结”曾被人们用来记事,这种神圣的记事功能也赋予了绳结神秘的魅力。中国绳结是集实用功能和装饰功能于一身的艺术。历经几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洗礼,中国结被赋予了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吉祥的寓意。中国结的悠久的历史,从中国各朝代的服饰上,配饰上就能寻到它的足迹。   中国结巧妙的构造和迷宫式的造型总是能带给人无限的联想,也给中国结赋予了东方神秘主义色彩,成为世界绳结艺术中最耀眼的一颗明星。此外,中国结如此让人着迷的魅力还表现在,它在中国的文化中也占有一席之地,中国古代无数的诗人艺人都用结来传情达意,无数的文化作品和诗词歌赋中,都有关于那解不开的情“结”的记录。而中国人含蓄内敛的特质,是中国结理所应当的成为人们表达爱意时的信物。红红的中国结总能唤起中华儿女的美好的回忆,现在中国结已经在世界上成为代表中国的符号之一。   中国绳结以其美妙的造型结构和传统色彩恰到好处的结合,成为一门雅俗共赏的艺术,其魅力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关注。此外,中国结魅力深厚的另一原因是因为它还默默的传达着一种人文关怀,一种人与人之间最纯真的关切,是一门温暖的艺术。在费时费力的绳结制作的背后,时间增加了中国绳结的价值。历经几千年的陪伴,中国绳结总是能牵动无数中华儿女的中华情,唤起美好的记忆和温馨的感受。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结艺在与现代的碰撞中,逐渐演变并被运用到设计中,被符号化、标志化,这种演变给中国的绳结艺术注入了新的诠释和理解,同时也赋予了传统的绳结以新的生命。   本文从中国绳结的起源和各朝代的发展分析了中国结的发展演变,并从形式美的三个规律赏析了中国结造型结构的美感,并从中国结传统用色方面,叙述了中国结的色彩魅力,最后在中国结与现代艺术的结合中讲述了中国结的传承和演变。   中国绳结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如何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问题。
其他文献
教学设计对于课堂教学和教师的专业成长有着重要的价值和作用,它是指教师依据教学理论,为了达到某种阶段教学目标,根据受教育者认知结构,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
期刊
宋代“永嘉杂剧”是我国最古老的戏曲形式之一,是流浪到温州的路岐人所演的杂剧与当地的里巷歌谣、村坊小曲相结合的产物。“永嘉杂剧”以它“简练、质朴”的风格吸引着当地
油画作品中表现女性形象较为普遍,其外在形式与文化意蕴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的发展变化。纵观20世纪80年代的草原题材油画,绘画形式和表现主题上主要源自草原情结的审美取向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