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TiO2的形态控制及合成机制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g56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采用“软模板法”,利用在线形成的油酸胺盐(C17H33COONH(CH3)3)棒状反胶束作为模板剂及结构导向剂,Ti(OBu)4为反应前驱体,利用在线形成的棒状反胶束为反应模板,同时控制各种反应条件在过量的油酸中成功制备了结构稳定的锐钛矿型TiO2纳米棒。同时采用XRD、FT-IR、TEM等现代表征手段对一维结构形成机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在TiO2形态控制过程中,利用C17H33COONH(CH3)3棒状反胶束“软模板”,控制TiO2晶核生长过程中的参数实现了控制纳米粒子形貌的目的,合成出的样品为直径约3~4nm、长度约12~15nm的锐钛矿相TiO2纳米棒,通过XRD与HRTEM分析可知:TiO2纳米棒沿(001)方向生长。改变合成TiO2的反应条件,对所制备TiO2纳米棒样品进行XRD、FT-IR、TEM等表征,进一步分析了影响TiO2纳米棒的生长因素以及形成机制,合成机制可归纳如下:(1)油酸和三甲胺在低温下合成油酸胺盐(C17H33COONH(CH3)3)棒状反胶束,在反胶束空间限域及胺基选择性吸附特定晶面的协同作用下能够合成锐钛矿型TiO2纳米棒。(2)当体系中三甲胺不存在时,钛酸四丁酯在油酸与水形成的球状反胶束中发生水解生成球形纳米TiO2。TiO2纳米棒的最佳合成条件:晶化温度80~90℃、晶化时间24和。增加水钛比、降低油钛比均能够促进TiO2一维定向生长。
其他文献
由于纳米TiO2具有高活性、安全无毒、化学性质稳定、成本低等优点,被公认为是环境治理领域最具开发前途的环保型光催化材料。但是由于纳米TiO2的带隙较宽,仅在紫外光下具有较高
热电材料是21世纪一种环境友好的新型功能材料,它可以使热能与电能直接相互转化,因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无噪声运行、无污染等优点,材料研究学者已经对其有了广泛的研究。本论
本文在研究LiCoO2的基础上,对LiCoO2材料进行了单种金属离子掺杂和多元素掺杂;并对正极材料进行了表面包覆改性。本实验通过溶胶-凝胶法合成一系列不同铝含量的LiCo1-xAlxO2及
在已有的耐硫变换催化剂的基础上研究了一种新型的耐硫变换催化剂NiO-WO3-K2O/Al2O3-TiO2。采用了混捏和浸渍结合的制备方法,结合二者的优点,制备出的NiW耐硫变换催化剂不仅
氧化锌复合材料在光吸收、光催化、光电转换等性能方面显示出比单一宽带隙半导体具有更高的活性,特别是过渡金属氧化物掺杂的氧化锌复合粉体材料由于各组分的协同效应好,且具有
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由于其燃料来源丰富、价格便宜、运输和储存较为安全的优点而受到广泛重视。然而,阳极催化剂的低催化活性和甲醇氧化中间体羰基物对阳极
二氧化钛(TiO2)光催化剂在空气污染治理、废水处理、抗菌、除污防雾、自洁净等方面的应用备受瞩目,但是在室内微弱光源环境下的应用研究工作相对较少。本文以玻璃载片为基体,通
本研究论文主要包括综述和实验两大部分。第一章综述部分主要论述了多孔性锰氧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合成方法、性质、应用领域以及发展前景。实验部分(第二、三章)介绍了以层状氧
本文采用具有大、中双孔的γ-Al2O3为载体制备的固载化AlCl3催化剂,在悬浮床反应器中进行1-癸烯聚合反应的活性及稳定性研究,详细考察了催化剂制备方法、载体孔径、载体粒度、
近十几年来,探索新型的长余辉发光材料以及开发新颖有效的荧光粉合成方法成为光学研究的热点。本论文在这两方面开展探索研究:一、本文发现未经掺杂的HfO2在高温煅烧(≥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