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钢混凝土梁柱节点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

来源 :沈阳建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ndianci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经济总量迅速增长,建筑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随着城市人口数量剧增,为了缓解城市建设用地紧张,大量城市均已建成或正在建设数百米高的建筑。混合结构体系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混合结构兼具钢结构与混凝土结构的优点,能够充分发挥型钢与混凝土两种材料的特性,在抗震性能及建筑适用性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混合结构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结构体系,虽然已经被国内外大量高层建筑采用,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限制了混合结构体系的推广应用。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型钢混凝土柱.钢(钢筋混凝土)梁节点抗震性能上,对于能够简化型钢混凝土梁柱节点施工工序的新型梁柱节点构造形式研究较少。梁柱节点是结构的关键部位,受力复杂,其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体结构的抗震性能。我国现有规范及实际工程中,梁柱节点均采用节点核心区水平箍筋穿过梁型钢腹板孔洞的构造形式,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水平箍筋弯钩难以穿过梁型钢腹板孔洞,这给施工工序及质量保证带来了难题及隐患。  本文通过改进现有型钢混凝土梁柱节点构造形式,在规范规定的节点构造形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两种梁柱正交及一种梁柱斜交的改进型节点构造形式。将一种普通节点形式(SRCJ-01)、三种新型的节点形式(SRCJ-02,SRCJ-03,SRCJ-04)以及同尺寸、同配筋的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RCJ)制作试件,进行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拟静力试验,研究其抗震性能。根据试验现象及量测的数据,对比了各节点形式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破坏形态、极限承载力、强度退化规律、滞回特性、耗能性能及关键部位应变分布等。对比结果表明:各试件均发生了梁端塑性铰破坏,节点核心区保持完好,证明了“强柱弱梁强节点”的设计原则的正确性;型钢混凝土梁柱节点的承载力、延性、耗能能力等方面均明显优于钢筋混凝土节点;采用U形箍筋的SRCJ-02的极限承载力和抗震性能均优于SRCJ-01,这证明了使用U形箍筋替代闭合箍筋的构造形式是合理可行的;腹板开矩形孔的SRCJ-03在承载力方面略有不足,但是其等效粘滞阻尼比系数均大于其他试件,证明了其具有良好的耗能性能;梁柱斜交的SRCJ-04的极限承载力优于其他试件,延性处于其他试件之间,证明了该梁柱斜交节点构造形式是合理的。  在试验完成后,采用ABAOUS有限元软件对试验进行了有限元模拟计算。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较吻合,验证了有限元分析型钢混凝土梁柱节点的可行性与可靠性。通过变换SRCJ-02和SRCJ-03的梁型钢翼缘宽厚比、腹板高厚比等参数,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拟计算。通过对模拟结果的分析后得出,增加梁型钢翼缘的宽度、厚度可提升节点的极限承载力,在抗震性能上有所提高。  最后得出结论:(1)采用U形箍筋的SRCJ-02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U形箍筋替代闭合箍筋是可行的;(2)SRCJ-03加以改进也是一种比较好的节点构造形式;(3)梁柱斜交的SRCJ-04构造合理,可以对其应用于工程实际起到指导作用;(4)增加梁型钢翼缘、腹板宽度或厚度可以提高节点承载力,改善其抗震性能。  
其他文献
斜拉索是斜拉桥的关键承重构件,传统钢拉索在疲劳荷载和外界腐蚀的共同作用下,安全性和耐久性下降明显,导致结构使用寿命缩短。同时,由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求,斜拉桥跨径不断增长
本文主要结合“十一五”交通部科技攻关重大专项(200631800001)“苏通大桥268米大跨径连续刚构桥工程关键技术研究”、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05Y02)“苏通大桥辅桥连续
混凝土箱梁桥的温度效应是影响到桥梁的安全性和耐久性的重要因素。在温度荷载作用下,混凝土箱梁桥会产生较大的变形和应力,尤其对于采用悬臂施工的桥梁,温度荷载作用关系到
近年来,世界经济发达国家已经进入了以建筑更新改造为重点的阶段,逐渐把建设的重点转移到旧建筑物的维修、改造和加固方面。这些旧有建筑物中大部分为砖砌体结构,因此对砌体结构
采煤沉陷区通过土工格栅加固煤矸石铁路路堤,在不同设计及施工工艺条件下,土工格栅加固煤矸石路堤断面稳定性面临不同问题。本文以淮南某铁路路堤加固工程为研究背景,分别研
偏心支撑钢框架结构由于其优越的抗震性能,越来越多的被实际工程所采用,其中耗能梁段的剪切破坏对于耗散地震能量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使用通用的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结构进行抗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重视对西部地区的交通建设,在西部地区修建的公路隧道数目也逐年增多。但是,由于西部地区的地质状况复杂,解决围岩的远期稳定性问题也越加突出
发电厂里最主要的设备就是汽轮发电机,支撑经常使用的是框架式基础。汽轮发电机组是电厂的重要设备之一,也是属于核心的部分。对于运行如此重要的设备的基础,它的设计就显得非常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利用地下空间可以很好的解决地面上人流物流的压力,同时地铁隧道的兴建也是科技技术发展的标志。但与此同时,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也日益加剧,一些高层、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