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旅游竞争也日益加剧,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理论研究逐渐成为旅游学界、业界关注的焦点。虽然当前学术界对该问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基于这一背景,本文以山东省为例,在大量资料分析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为指导,对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在当今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对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成果进行了梳理,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以研究路线为指导,论述了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概念和系统、基础理论及内涵,然后借鉴波特的钻石模型、IMD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概念模型,在此基础上,尝试性构建了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分为现实竞争力、潜在竞争力、环境竞争力三个方面,共32项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法对山东省省内、省际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评价。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上,本文对山东省旅游业发展现状的经济条件、旅游资源、市场结构、交通环境进行分析,并借助大量统计年鉴的查阅和问卷调查获得所需数据,最后运用因子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山东省省内、省际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进行计量分析。在省内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比较分析中,通过定量分析,本文确定了山东省17地市的综合得分,通过聚类分析将山东省旅游目的地分为五大类;在省际旅游目的竞争力分析中,选取了江苏、浙江共六个省市进行省际比较分析,最终确定了山东省的最终得分和排名。根据比较分析结果,提出了山东省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提升对策,使山东省旅游业可以根据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来选择发展的方向和模式,这对山东省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1)通过分析现有的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概念模型,以系统性、客观性思维构建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模型;(2)当前我国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研究中,主要以城市、旅游景点等小尺度空间为主,省区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选择山东省为研究对象,并通过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省内、省际比较分析评价,找出山东省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和建议;(3)通过本文的写作,希望对我国省级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研究进行补充和完善,并对提高山东省旅游目的地的综合竞争力起到一定的的参考指导作用。同时,由于本人能力有限,对山东省旅游目的地的空间结构特征研究的不够深入,提出的提升山东省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对策中也存在不妥之处,在今后的学习与研究中将不断努力并加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