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寄宿制初中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与校本策略研究——以淮安市为例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kaidi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寄宿制区别于走读制,它是指学校为学生提供膳宿条件,将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全部纳入学校的一种管理模式。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是应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现实理性选择,它可以有效的解决因父母外出,家庭教育环境的弱化和监护职能的缺位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促进农村教育发展。   相对于留守儿童问题显著的西部地区而言,地处东部沿海地区的江苏省社会经济发展虽处全国领先地位,但是苏南苏北,城乡之间发展极不均衡,苏北农村劳动力输出历史长、规模大,由此产生的留守儿童问题也非常突出。随着苏北农村学校留守儿童数量的逐年增加,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和教育教学管理也随之发生针对性变化,苏北地区各农村学校都高度重视留守儿童关爱工作,但是苏北地区寄宿制学校里留守儿童的生存状态是怎样的,寄宿制学校教育教育环境留守儿童的发展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学校的管理制度,课程教学活动如何有效发挥对留守儿童教育和监管的双重职能,这些问题都没有深入的调查和研究。本文以淮安市4所初中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教育教育状况展开分析,立足于本校工作实际为农村寄宿制学校在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和学校建设提供建议和以校为本的发展思路,以便更好创建适合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环境。   本研究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是前言,概述了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综述,研究思路和方法,本研究创新之处,核心概念的界定。第二部分,从农村寄宿制学校教育的特殊性出发,阐释了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正、负教育功能。第三部分,论述了指导本研究的四个理论基础:教育公平理论,教育影响多因素理论,校本管理理论和生命教育理论,并对以校为本解决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以调查的数据资料为基础,从学校管理制度理念、教育内容、教育实施主体、学生课余生活等几个观测点对淮安市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教育现状进行了描述。第五部分,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和原因进行了分析。第六部分,从教育理念、管理制度、课程教学、教师素养、心理健康教育和家庭教育指导等方面提出了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校本策略。
其他文献
职业兴趣作为职业选择的影响因素之一,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职业兴趣探查量表(OIPs)简版是2008年Armstrong编制的职业兴趣测验。本研究对职业兴趣探查量表简版进行修订。经过翻
本研究在对已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基于我国的文化背景,以中学生为研究对象,系统考察中学生职业未来取向、自我控制与学业成绩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采用修订的中学生职业未来取向
对玉雕,从一份朴素的喜欢,到一种技艺的钻研,直到今天作为事业的追求,20多年的从业之路,是一段关于理想、关于执着、关于成长的历程,一段努力走来并将坚持下去的过去和未来。
教学方法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采用的课堂组织形式,数学教学对教学方法的依赖度比较高,因此,我们很有必要结合数学教学活动对提问教学法进行深入的研究,以便发现其中所存在的
期刊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育心理学也告诉我们: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中总是精心设计提问的问题,让意图点燃学生思
两优669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具有优质、抗病能力强、高产、适应性较广等特点,2011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根据两优669父母本的特征特性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