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图们江处于东北亚的中心位置,不仅连接中国、朝鲜、俄罗斯的边境地带,而且辐射日本、韩国、蒙古等周边国家,是地区间经贸交流的紧密纽带。图们江次区域合作在东北亚区域合作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图们江区域政治环境复杂,历史矛盾遗留至今,加之各国参与次区域合作的利益存在差异,所以区域国际合作开发计划确立至今,总体仍呈现出进展缓慢的态势。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影响,加快图们江次区域合作的发展成为一项紧迫任务。在此背景下,本文将结合最新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着力解决图们江区域国际合作开发进展缓慢的问题。以往对图们江区域国际合作开发问题的研究,多是从区域经济的角度入手,或是研究某一项具体的区域经济合作,本文则是从国际政治角度入手,并关注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地位,从理论上系统勾勒图们江区域开发中国际合作的构想和路径,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图们江区域国际合作开发目前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图们江地缘优势明显,交通便利,而且具备可追溯的地缘政治历史。周边各国利益上的互补性非常鲜明,这主要体现在资源互补性与经济战略的互补性两个方面。区域各国为此制定的合作开发政策也反映出观念上的共识,即次区域经济合作为各国带来更多的利益,而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加深也使东北亚共同体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但是图们江区域国际合作开发并非一帆风顺。从合作开发计划确立,至今已经走过二十年的发展历程,参与国在UNDP的支持下建立起合作支撑体系、国际合作示范区、交通物流网络、产业园区,多次召开经贸洽谈会,经贸总量大幅提升,产业梯次合作向纵深发展。经济领域的合作成果虽值得肯定,但合作机制仍较为松散,制度性合作机制尚未实现。周边各国政治关系复杂、利益需求存在差异、中央与地方的协调不力等问题十分突出。针对图们江区域国际合作开发面临的问题,本文对今后的国际合作开发提出以下构想:第一,中国确立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后,对国际合作产生极大的带动作用,今后应通过国内长吉图先导区的整合,实现与国际合作的有机结合。第二,地方政府是推动次区域合作的重要主体,中央政府应合理放权,为地方政府提供指导,注重对地方政府的绩效考核。而地方政府之间也应加强合作,组建领导小组,共同探索国际合作的多种途径。第三,次区域经济合作是目前国际合作的主要形式,今后仍需以经济合作为主导,推动次区域政治合作,具体可以从FTA与产业合作方面深化。第四,企业是参与图们江区域国际合作开发的微观主体,但企业目前发挥的作用有限,今后政府部门应充分调动企业参与图们江区域国际合作开发的优势和潜能,为企业搭建参与合作的桥梁。而在具体的实施途径方面,图们江区域各国首先应注意增强政治互信,共同营造东北亚的总体和平环境。同时各国还要积极搭建合作的平台与通道,使腹地与前沿地区有效联动,并创新合作机制,促进制度性合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