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化本《伤寒论》文献研究

来源 :河南中医学院 河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hua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伤寒杂病论》是东汉末年张仲景所撰,《伤寒论》为《伤寒杂病论》中的外感病部分。成书后不久即散佚,晋王叔和对其进行了首次整理。在历代传抄中,《伤寒论》形成了多个不同传本。淳化本是可以确切考证出来的流传于六朝时期的传本,收载于《太平圣惠方·卷八》中,淳化本是《伤寒论》版本系统中一个较为重要的传本,在《伤寒论》学术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本文在继承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文献研究和历史分析的方法,以淳化本为研究对象,结合《伤寒论》的其他传本,即《脉经》、《诸病源候论》、《金匮玉函经》、《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宋本《伤寒论》等,在经过大量比勘工作,掌握翔实资料的基础上,对淳化本进行了系统的探讨。提出了《伤寒叙论》、《受病日数》、《两感证候》、《不可治形候》四篇不是《伤寒论》的原有内容;淳化本《辨伤寒脉候》与宋本《辨脉》、《玉函·辨脉第二》三者出自同一祖本;淳化本”六经”不代表六条经脉,而代表伤寒病发展的六个日数;六经病与可与不可独立成章;汤散诸方药味与宋本、《千金翼方》、《玉函》基本相同,炮制法详细,汤剂改为煮散,剂量与诸本大异;卷九至卷十四不是《伤寒论》的固有内容,而是《伤寒论》在流传过程中逐渐演化而来的等观点;进而彰显淳化本各部分内容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非手术保守疗法与手术方法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的临床疗效,为退变性腰椎不稳症临床治疗方案的规范化、标准化,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回顾调查研究符合病例纳入标准的退
目的: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与中医“脾土”的相关性。从中医学的另外一个角度,去重新审视、思考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病机,希能为临床确立治则、治法时,从理论上提供一些新的启发,并
目的:通过检测模型兔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软骨组织的病理改变,初步阐明复方扶芳藤合剂结合骨髓基质干细胞(rabbit 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rBMSCs)复合
目的:观察安胃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血中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表达量的影响,从而探讨安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的分子机制,从基因水平上阐释名老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目的:观察芩藿清化颗粒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芩藿清化颗粒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临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符合诊断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