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1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03年我国开始进行银行业改革以来,整个银行业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截至到2011年末,我国全部商业银行净利润超过万亿大关,达到10412亿元,创历史新高,平均每天赚得28.5亿元,银行业总利润占据了中国上市公司的半壁江山。此前,民生银行行长洪崎曾在“2011环球企业家高峰论坛”上直言,银行利润高到自己都不好意思公布;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秘书长陈永杰在采访中称,内地银行的人均净利润是工业企业的12倍。从数据和银行高管的言论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银行业的盈利能力可谓超强。然而在2012年“两会”期间,针对众多媒体对银行业“暴利”问题的提问,金融行业某人大代表认为“用暴利形容银行业的盈利状况其实是一种不尊重的做法,实际上银行业的利润超低,计算高利一般是指单位投入所得回报。目前银行业的资产收益率只有1%,前几年还只有百分之零点几,而一般制造业这个指标能达到5%,所以银行业并非暴利也非高利”。究竟中国银行业盈利能力处于怎样的水平,中国商业银行的巨额净利润主要得益于哪些因素的影响,造成商业银行总资产收益率低下的原因有哪些,怎样改善商业银行盈利状况,本文试图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分别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商业银行经过股份制改革,现在已经逐步建立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负风险、自我约束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在激烈的国际竞争格局下,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最根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如何提高盈利能力,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要时刻面临外界负面风险对自身带来的冲击,只有具备良好的盈利能力才能抵御这些风险,才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处于不败之地。目前,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占了总绩效的很大部分,研究盈利能力可以对我国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笔者之所以选取截至到2011年末在A股上市的13家商业银行(不包括三家城市商业银行)进行分析,是因为这些银行的信息披露制度更加规范,有利于笔者对数据的搜集和整理,另外,这几家银行市场份额巨大,占据着中国A股市场的半壁江山。因此,分析和评价该13家银行盈利能力指标,对我国整体银行业的发展起到指导作用,有利于商业银行整体盈利水平的提高。本文研究的个体为在国内A股市场上市的13家商业银行,包括4家国有银行和9家股份制商业银行,起止时间为2000年至2010年,选取的变量为包括资本充足率、存贷款比率在内的13个指标。笔者认为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应该是以资产运用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盈利能力,不仅要充分考虑当期的资产收益率,还要考虑该收益率能否持久。对收益率造成影响的因素有很多,笔者以针对性、全面性等原则作为标准,选取了11个对盈利能力影响较大的自变量进行分析,对分析结果深入研究,改善尚存在不足的方面,有效促进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提高。总资产收益率能够体现商业银行对资产的运用能力,能够较好的反映其盈利水平,因此,笔者选择资产收益率为被解释变量,人均收入作为辅助被解释变量,采用13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将所选取的13家上市银行分为两类,对其盈利能力现状进行综合对比评价,最后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在结构安排上,笔者共分7个部分对银行盈利能力问题进行阐述:第一章为绪论。首先介绍为什么选择这个题目,接着介绍研究的背景,包括目前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然后简要介绍研究的思路和结构框架,以及采用的研究的方法,阐释研究意义,同时也对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加以说明。第二章为文献综述,从两方面分别介绍以往对银行盈利能力问题的研究文献。笔者首先从银行规模、市场集中度、多因素分析、研究方法对国外该方面的文献进行总结,然后对国内近十年来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通过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参考,得出笔者的研究思路。第三章为对商业银行的理论研究部分。首先介绍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内涵,接着介绍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然后从内部影响因素和外部影响因素两方面对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因素进行理论概况,包括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资本充足率、银行的营运效率、非利息收入占比、资产规模、CPI、GDP增长率等指标与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关系。第四章为描述性统计分析。首先介绍指标的选取原则、说明数据的来源,然后分两部分(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进行数据对比,主要指标包括总资产收益率指标、人均收入指标、总资产规模指标、存款的市场占有率指标,笔者对这些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差异的原因。第五章为实证分析,也是本文最为核心的部分。以往选择面板数据模型对该问题研究的学者一般都理所当然的认为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不存在截距项差异,他们在选择模型时毫无疑问的运用混合效应模型对数据进行回归,回归之后仅仅通过比较两种模型的拟合优度对模型进行确认,而笔者通过对两类银行的数据进行融合,分别进行F检验和Hausman检验,最终结果显示融合后的数据更加符合固定效应回归模型,这就保证了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模型选择的正确性。确定模型之后,笔者运用Eviews软件分别对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ROA、PER进行回归分析,将分析结果整理在一起,对比相关系数的正负和绝对值大小,说明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差异,并解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采用个体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问题进行研究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实证研究主要得出如下结论:内部影响因素中,银行规模LTA与ROA正相关、管理费用占总收入的比重INF与ROA负相关、资本充足率CAR与ROA正相关、贷款与总资产的比重LAR与ROA正相关、现金及央行存款占总资产的比重LIQUIDITY与ROA正相关。然而,另外一些变量比如存贷款比例DLR、存款的市场占有率SHARE、净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RNI,这些变量对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ROA影响效果对立,对于这些差异,笔者尝试对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行解释。另外,外部宏观经济变量CPI、GDP增长率与商业银行ROA正相关。第六章为政策建议。笔者通过前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认为提升盈利能力应从以下几方面改进:降低不良贷款率、严控贷款风险,提高资本充足度,加强管理、提高经营效率,改善流动性,开拓中间业务、扩大盈利空间,外部经济环境健康发展。本文最后一部分提出研究的不足和对未来的展望。综上所述,本文的贡献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首先,结合了我国4家国有商业银行和9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布的2000-2010年年报数据,选取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指标,分别对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做了比较和分析,结果显示:国有商业银行虽然规模大,存款市场份额多,但是由于其具有的特殊的国有成分,政策约束较大,限制多,并且遗留了巨大的历史包袱,不良资产率依然较高。而股份制银行因为机制灵活、历史包袱轻、市场意识强、网点布局相对合理、创新能力较强。因此,综合来看,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较强于国有商业银行。然而,随着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经营效率不断提升,国有商业银行正在逐渐改变盈利能力落后的局面。其次,本文摒弃以往陈旧的观念,参考目前经济学界的最新思想,结合中国的客观实际和中国银行业未来混业经营的发展方向,提出我国的商业银行现在应该做哪些改进,以及应该为将来做哪些准备。再次,本文首次选择个体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对样本数据分别回归,能对以后这方面的研究起到借鉴的作用。鉴于本人理论功底有限,且实践经验不足,文中所提的观点、建议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
其他文献
[目的]对神曲进行简单实验研究 ,为制定神曲质量标准奠定基础。[方法]通过烘烤时间不同设定不同样品 ,从微生物限度、感官鉴别、显微鉴别、水分测定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结
随着游客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旅游趋势也开始向文化旅游发展。藏民族旅游越来越受到民族地区政府的重视,浓郁的藏民族文化气息以及经济效益的驱动是藏区实现藏民族旅游的两大
以琼南市县旅游一体化建设为例,探讨在行政区经济运行格局下,在市县并立的特殊政区格局下,在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的进程中,如何实现跨行政区产业协作,如何解决区域经济一体化与
内部控制作为任何一个企业不可缺少的关键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备受各界关注。现代企业经营权与所有权两权分离也使更多群体对企业内部控制寄予厚望,希望通过优化和完善企业内部
自1978年以来,我国对利率进行了三次较大幅度的提高。一次是80年代后期,一次是90年代中期,一次是2010到2011年的利率调整。这三次向上调整的目的是为了控制通货膨胀或者稳定
中国古典诗词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结晶,其中充满了大量的地理旅游信息。试图从中国古典诗词的角度出发,构建一种新的旅游吸引,从而形成一种新的旅游形式,以此开辟出文
当今经济环境中,企业舞弊无疑是一个极其敏感而又重要的问题,它是人类经济社会中的顽症,并长期威胁着人类社会和经济活动的良性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舞弊已成为全球性的共同
通过对长江流域近60 a来气象资料和自然灾害资料的搜集和整理,从金沙江/雅砻江水系、岷沱江水系、上游干流区间、嘉陵江水系、乌江水系、汉江水系、洞庭湖水系、鄱阳湖水系和
早在1992年,美国COSO委员会就发布了《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研究报告,即COSO报告,该报告提出了“内部控制框架”的概念。到了2004年COSO委员会又根据《萨班斯——奥克斯利
重庆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建新坡区间隧道上跨八一隧道和向阳隧道,设计施工时需考虑新建区间隧道的开挖及轨道梁与列车等荷载对既有隧道的安全影响。对重庆轨道交通3号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