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逍遥游》中的审美范畴“游”的再认识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12122111121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文包括前言、主体三个部分和结束语.前言简要地介绍了选择以庄子文本中的审美范畴"游"为中心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点出与之有关的几个关系,并说明如此选题的价值和意义.第一部分,阐释了第一组关系.在庄子的人生哲学中,"闲"与"游"是表达庄子美学思想的重要概念,二者之间有着必然的内在主体性联系.其中,"闲"是"游"的条件,一个人只有闲适无为才能达到审美意义上的"游"的境界.本部分主要通过对庄子"游"与"闲"等概念的分析,旨在阐明在庄子人生哲学中二者共同构筑成一个审美的"游"的境界,这一境界的形成源自它们共同的哲学基础:天道自然观.同时,我将对庄子为什么虚拟出这一境界及其影响进行初步的反思.第二部分,阐释了第二组关系.该部分旨在通过从词源学上对舞、巫、無(无)之间所存在的紧密联系的分析,探讨其中的文化意味,进而揭示舞的审美的外在形态意义,無(无)则是一种内在的对本源意义的体悟,正是巫这个主体将两者沟通起来.作为正宗道家代表的庄子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使用这些术语的,庄子就象一个巫师,通过他的舞文弄墨向我们展示宇宙人生的种种奥妙所在.如果从其人生哲学其实就是一种境界美学来看,庄子确实再三向我们说明其目的就在于由外在的舞最终进入内在的游的境界.第三部分,阐释了第三组关系."兴"是我国古代的一个重要审美范畴,自先秦以来就为各个时代的人所关注.《庄子》一书绝大多数篇目写于先秦,查遍全书,你将发现庄子竟然没有使用一个"兴"及与之相关的"比".尽管如此,如果仔细考察庄子一书及其对中国古代文学和古代文论的影响,你将会想到"兴"与庄子塑造的审美境界"游"之间存在着很密切的内在联系.结束语是对庄子的审美范畴"游"的简要评述,概述了"游"的时代价值及其在中国美学史上的影响和意义.
其他文献
兴起于80年代中期的先锋派小说是中国当代文学自新时期以来最有成就的小说流派之一,它是世界先进文学思潮不断影响和中国文学内在变革要求相结合的产物,具有强烈的颠覆性和反
女性主义文学理论是在当代世界范围产生了广泛影响的文学理论,产生于18世纪末的法国,是妇女自己争取独立和政治权利的结果.它具有很强的政治倾向,直接干预现实生活,改变着人
通过对IEC61850标准中变电站配置语言(Substation Configuration Language,SCL)的XML Schema(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Schema)定义和声明内容的研究发现,统一建模语言(Un
该文分三大部分,分别论述庄子对语言局限性的认识及其超越语言局限性的理论与实践.一、庄子论语言的局限性;庄子认为"道不可言,言而非也"."道"是庄子哲学的最高范畴.庄子把"
有人认为,对生命的价值思考,在哈姆雷特是"活着还是死去",在中国士大夫则是"入世"还是"出世".唐以前的士大夫确实一直处于此二者矛盾冲突的心灵僵局中,但是唐以后的文人们却
古装电视剧是中国电视剧创作中比较特殊的一类.顾名思义,古装电视剧指的是在某个设定的历史场景中,剧中人物身着古代服装演绎古人故事的电视剧作品.本文这个"古代"不是在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