钕铁硼永磁材料制备工艺优化和性能研究

来源 :江西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f9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钕铁硼永磁体是目前磁性能最高、应用最广、发展最快的永磁材料,由于生产设备陈旧,工艺技术落后,致使产品性能低,而且性能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差。基于这种现状,选择该课题进行研究。我们通过优化生产工艺,制备了高性能的钕铁硼永磁材料,并用扫描电镜和粒度分布仪器分别测试了材料的显微结构和颗粒的尺度分布,材料的磁性能用AMT-4磁性材料检测仪器检测。在制备工艺中,我们对比了HD工艺和传统工艺的区别,并测试了钕铁硼永磁材料在不同烧结和回火处理后的显微结构和磁性能。通过研究发现:速凝铸片铸锭过程中辊速1.5m/s时Hcj与Hcb差值小,并可以获得高矫顽力性能;氢爆工艺有利于获得高性能Nd-Fe-B磁体。粉体粒度小可以避免多晶颗粒的比例,提高磁粉的取向度,同时单晶颗粒也有利于抑制反磁化核的形成,提高内禀矫顽力。氢爆工艺后颗粒粒度分布均匀,并且尺寸越小,磁性能越高。在烧结和回火过程中发现合金体系的剩磁、矫顽力以及磁能积均对温度的敏感度非常高,且均在1105℃处取得了最大值。采用二级低温回火可以显著提高矫顽力。回火时间在2.5h、回火温度在600℃时,材料的矫顽力达到最大,并获得整体性能优越的磁性能。在不同的添加元素下我们发现,磁性材料的矫顽力随着Ho元素含量的增加有所下降,下降速度非常缓慢。在添加0.8wt%的Ho时,矫顽力为13.8kOe(1098.48 kA·m-1),剩磁为12.3kGs (1.23T)。由于Ho元素成本低,这样可以解决了大量闲置的问题,提高了稀土资源的利用率。Dy进入磁体主相取代Nd,形成Dy2Fe14B,其各向异性场比Nd2Fe14B的各向异性场大得多,细化晶粒,抑制a-Fe析出,提高矫顽力,添加1wt%的Dy时,矫顽力为15.5kOe(1233.8kA·m-1),剩磁为12.1kGs (1.21T)。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对碳污染的重视和碳化学的发展,二氧化碳作为碳资源的终态,由于储量丰富、无毒和惰性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化学工作者的重视。碳酸酯(包括环碳酸酯和聚碳酸酯)是化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会议
分析了因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选用不符合标准的保温材料和保温系统施工管理混乱导致的火灾事故和目前我国常用的保温材料的火灾危险性。提出了贯彻落实法律法规,加强消防监督审
通过方法比对试验,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岩棉中SiO2及岩棉、玄武岩和矿渣中的Al2O3、CaO、MgO、Fe2O3、TiO2、K2O、Na2O.克服了常规测试方法步骤繁琐、耗时
当前在出口疲软、巨额投资不可持续的背景下,扩大国内消费成为促进经济增长、解决就业问题的主要途径。通过投入产出法分析四川省消费的就业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政策
目前,数字鸿沟已经成为国内外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而且越来越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一直被学术界所关注。发达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内部都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