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私营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私营企业主作为一个新兴的社会阶层,政治参与行为逐渐增多,并表现出一些新的特征,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各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存在一系列问题,如何消除这些问题,已成为当前重要的理论与实践课题。
本文采用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分析框架对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进行路径探讨。从总体上看,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政治参与表现为对党和国家政治安排的依赖。从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政治参与过程来看,存在着以下一系列问题,如政治参与主体的被动性与个体性;政治参与客体的空间有限性;政治参与行为的非制度性与过度性;政治参与目的的功利性;阶层内部政治参与的分化性;政治参与心态的传统性等问题。
导致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仍然在于国家与社会两个层面。在国家层面,私人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的渠道有限,作为社会团体参与,又受到制度的制约;在社会层面,传统政治文化局限性、阶层组织化不力、企业公民责任意识淡薄等因素致使私营企业主阶层很难形成一支政治参与的主要力量。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从国家和社会两个层面进行路径探索。在国家层面,首先,加强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的制度建设;其次,改革私营企业主社团的双重管理体制。在社会层面,第一,培育私营企业主参与型政治文化,提高政治参与能力;第二,加强组织化建设,促进私营企业主阶层的组织化政治参与;第三,完善企业公民责任,促进私营企业主阶层间接政治参与;第四,推进市民社会进程,构建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良性互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