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探讨的是1979年到2005年左右,中国大陆广告活动的发展情况,属于历史广告学的范畴,之所以选取这一时段广告学和广告业的发展状况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广告只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才能发挥重大的作用,它在引导消费方面所发挥的强大力量成为推动社会总资本运转的重要引擎之一,充当着市场经济中“看得见的手”的角色。它的出现和存在是不可避免的,反过来,市场经济也是广告业的最佳生存环境,而中国当代广告业的复苏和发展,就是在市场经济起作用的时期和环境中进行的。笔者在文章中遵循现当代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情况来划分当代广告发展的各个阶段,将这26年划分为四个历史阶段,即:一、重整旗鼓、探索发展的阶段(1979——1985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全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来,伴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产业体制的慢慢调整,广告业开始复苏和发展,广告教育界也崭露头角,开始尝试建立正规化、科学化的广告教育体系,探求广告事业内在的规律。二、动中取静、稳步发展的阶段(1986——1991年);经济体制改革在我国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这个历史时期,广告事业的发展继续保持较快的速度,广告从业者积极引进现代广告意识和先进的广告表现形式,政府还逐年出台了一大批相关法规条令。同时期,广告教育和学术研究实现了数量上的突破。三、风起云涌、全面开花的阶段(1992——2000年);由于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心剂,广告业经营额持续扬高,广告表现形式呈现多样化。网络广告横空出世。另外,以陈培爱主编的《21世纪广告丛书》等为代表的一批精品教材面世,标志着广告教育向本土化高级化发展。四、走进新世纪的中国广告(2001——2005年)。随着中国加入WTO,广告业正式开始全面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品牌意识深入人心;另外,随着中国全面建立和谐社会,广告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其社会效果开始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在这一时期,具有广告学研究方向的博士点开始设立,标志着中国广告人才教育开始向高精尖方向迈进。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本文尝试以新的视角与思维对中国当代广告事业的发展进行描述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