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整体跃居世界第二,酒店行业作为第三产业,得到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机遇,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只有23家经济型酒店,客房数不超过3000间。截至2013年底,中国经济型酒店门店数量超过了10000家,客房数超过10万间,在短短13年间中国经济型酒店的门店数和客房数分别增加了400倍和300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全面提高酒店管理水准成为当务之急。然而,酒店业竞争日益激烈,特别是对中高档酒店而言,数量多且增长的也快,但酒店的服务千篇一律,很少有创新的地方,这表明酒店的服务同质化程度非常的高。要想在快速发展中提高竞争力,稳定占领市场,提高自身内部风险控制能力是必由之路。本文拟就国有星级酒店内部风险控制进行研究,从内部风险控制的视角分析了我国XX国有酒店内部风险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内部风险控制系统提出了改进建议。本文主要对XX酒店内部风险控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具体研究顺序如下:第一部分绪论,分别指出了选题的背景和动机、研究方法与内容架构;并就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和对比。第二部分是国有星级酒店内部风险控制的相关理论分析。主要分析了内部风险控制的含义、目标和基本原则,并着重介绍和分析了我国内部风险控制的相关法规及制度,并梳理了国有星级酒店内部风险控制的基本内容框架。第三部分是国有四星酒店内部风险控制现状、问题及成因分析。本文从国有四星酒店行业整体的角度,对我国酒店行业的风险现状、问题以及成因进行了整体分析,并从销售与收款环节和采购与付款环节进行了具体分析;另外,探讨了我国国有酒店企业内部风险控制的不足的原因;同时,基于XX四星级国有酒店的具体问题进行了案例分析。通过本文前三章的分析,发现我国国有酒店企业内部风险控制的薄弱环节主要集中在销售与收款的内部控制和采购与付款的内部风险控制方面。具体到XX酒店而言,XX酒店在销售与收款环节内部风险控制系统存在职责划分不明确、单据管理不规范、业务流程控制设计不严密、无应收账款控制制度、内部稽核制度薄弱等问题;在采购与付款环节内部风险控制系统存在采购随意性大、缺乏合理的采购标准、缺乏对采购的监督、缺乏科学的采购批量方案等问题。因此,如何弥补上述缺陷成为提高我国国有酒店企业内部风险控制水平、改善国有酒店企业经营现状、提升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课题。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文章第四部分以XX四星级酒店内部风险控制为例,从销售与收款和采购与付款两个内部风险控制的关键环节入手,提出了完善XX国有四星级酒店的内部风险控制的对策和建议,详细阐述了XX国有四星酒店销售与收款和采购与付款的总体设计思路、关键环节,以及基本的程序和内容。这一设计体系能够有效地改善XX酒店内部风险控制现状,对其他国有酒店企业提高内部风险控制水平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