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1.了解温州地区不孕不育人群HBV的流行状况及感染模式;
2.阐明HBV慢性携带者行IVF-ET治疗对周期结局的影响。
方法:
1.选择2008年1月1日至2011年7月31日期间在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生殖中心行IVF-ET治疗的1767个周期,男性年龄20~54岁,女性年龄20~49岁,去除资料不全者,其中,一对夫妇多次行IVF-ET周期治疗者选择第一次检测结果,经筛选后共有1268对夫妇入选,根据性别分为男性组和女性组,应用酶联免疫法进行乙肝病毒血清五项标志物(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检测,组合分析温州地区不孕不育人群HBV的流行状况及感染模式;
2.选择2008年1月1日至2011年7月31日期间在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生殖中心第一次行IVF-ET周期治疗,均由于输卵管原因或男方原因或无明确原因的不孕而行IVF-ET治疗的至少一方为HBsAg阳性的患者夫妇为研究对象,总共有211对患者夫妇入选,这些夫妇根据HBsAg阳性情况进行分组,分为:单独男方阳性组、单独女方阳性组和夫妇双方阳性组;
3.单独男方阳性组:男方HBsAg阳性、女方阴性的115对夫妇确立为HBV组(实验组),HBsAg阴性对照组根据HBV组女性年龄、不孕原因、不孕类型(原发或继发)、月经第三天FSH血值、体重指数和ART方法(IVF或ICSI),按1∶2的比例进行配对;
4.单独女方阳性组:女方HBsAg阳性、男方阴性的130对夫妇确立为HBV组(实验组),HBsAg阴性对照组根据HBV组女性年龄、不孕原因、不孕类型(原发或继发)、月经第三天FSH血值、体重指数和ART方法(IVF或ICSI),按1∶2的比例进行配对;
5.夫妇双方阳性组:双方均HBsAg阳性的34对夫妇确立为HBV组(实验组),HBsAg阴性对照组根据女方年龄、不孕年限、不孕类型、女方体重指数、月经第三天FSH值、受精方法(IVF或ICSI)等指标,按1∶3的比例进行配对。
结果:
1.1268对夫妇中,男方HBsAg阳性率为15.14%,女方HBsAg阳性率为10.65%,男方显著高于女方(P<0.01),男女双方均HBsAg阳性的比例为1.18%(15/1268),IVF-ET夫妇至少一方HBsAg阳性的比例为24.61%(312/1268),IVF-ET人群HBsAg阳性率为12.89%(327/2536);
2.组合分析共发现15种感染模式,有8种主要模式;
3.单独男方阳性组和单独女方阳性组按1∶2配对后,胚胎发育、临床妊娠等指标与配对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4.夫妇双方阳性组按1∶3配对后,HBV组正常受精率、卵裂率极显著低于配对对照组(P<0.01),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显著低于配对对照组(P<0.05)。
结论:
1.HBV的流行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人群和地区差异性,温州地区IVF-ET夫妇中,慢性HBV携带率可能高于普通人群,男性HBsAg阳性率高于女性,HBV感染模式呈现多样性;
2.单独的男方或女方HBsAg阳性的夫妇行IVF-ET治疗不影响胚胎发育和周期结局;
3.夫妻双方均HBsAg阳性行IVF-ET治疗可能影响正常受精、卵裂和妊娠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