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多年的工业化进程极大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但也导致了资源紧张、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和城市蔓延等各种城市问题。“人们为了生活的更好而留在城市”(亚里士多德),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却受到极大挑战,而源于西方的紧凑城市理论作为一种公认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点亮了一盏明灯。在我国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大城市在土地、交通、生态和空间结构等方面累积的问题愈发突出。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面对土地资源紧约束的状况,紧凑城市理论从城市密度、空间结构、公共交通、功能布局和增长边界等五个方面对大城市空间布局形态施加影响,不仅为我国大城市的转型发展提供了构建方法,而且为防止大城市在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出现发展趋势上的不合理,及时调整大城市的空间发展策略提供依据。论文以济南为例,针对空间布局中存在的问题,从紧凑城市的规划理论出发在存量土地、空间结构、公共交通和生态空间等方面对济南城市空间布局形态进行优化,为济南城市可持续发展做出探索。论文的主要内容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第一部分(1、2章):对紧凑城市理论和城市空间布局两方面的相关理论与案例进行了梳理与研究,并对紧凑城市理论在我国高密度人居环境下的适用性进行了论述,为研究中国大城市紧凑型空间布局形态的规划方法提供依据。第二部分(3章):在分析I型大城市发展路径依赖性强和扩张冲动性强的特点基础上,对大城市空间布局形态的现状问题进行梳理,探讨大城市空间布局的五大影响因素,并做了深入分析。第三部分(4章):通过分析紧凑城市理论对大城市空间布局形态所能施加的影响及作用机理,探索研究大城市紧凑型空间布局形态的构建方法。第四部分(5章):首先分析了济南城市空间布局形态所经历的三次演变,针对济南空间布局形态存在的问题,把紧凑城市理论运用到济南城市空间布局研形态究中,提出相关优化建议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