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邀约型教育领导是一种旨在帮助人们获得积极的自我体验、开发潜能、达成自我实现的理论。它坚信每个人都深具潜能,这些潜能能够通过有意图的邀约行为得以实现。邀约行为的作用机理乃是,人人都有自我决定自身行为的需要和能力,个体行为受对他人、对世界、对自身的看法的影响,民主的精神、知觉的传统与自我概念构成了邀约型教育领导理论的三大基础。邀约行为是指领导者控制信息的数量和质量,增加鼓励性的信息、减少压制潜能释放的信息,建立具有邀约性的环境,从而使组织成员感受到尊重、信任、召唤和激励,进而激发潜能、收获愉悦的过程。邀约型教育领导也是一种人本主义的理论,它关注人的情感和自我实现,帮助个体追求更有趣和更有意义的个体和专业生活。邀约型教育领导还是一种沟通性的理论,它强调领导者与下属在尊重、平等的基础上积极互动,建立共事与协作的关系。这种共事关系的建立,有利于增强组织成员对组织的认同感和责任感,使成员与组织之间建立心理契约,进行自我管理。邀约型教育领导通过这种隐性心理契约的方式来实现有效领导。邀约型教育领导从不同学科的理论中汲取了营养,人本主义心理学、符号互动论、积极心理学等理论为邀约型教育领导理论提供了思想支撑。同时,邀约型教育领导理论也是出于对社会需求的回应,它有着效率与伦理的双重价值取向:一方面,它追求组织的高效运转和组织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它追求组织成员的自我实现与良好的个体体验。实践邀约型教育领导要从个体、关系、学校、社会四个方面层层推进。邀约个体需要形成积极的自我,并在此基础上有意图地管理日常经验,其中,对学习持享受的态度至关重要。建立邀约的人际关系则需要搭建一个以关怀、信任、尊重、目的、乐观为基础的沟通平台,并通过这一平台来进行沟通、互动、处理冲突。构建邀约的学校则需要从人、地方、政策、课程、过程五个方面着手创设邀约的组织系统,进而构建邀约的组织文化,使整个学校环境充满邀约的信息。最后,邀约学校的构建并非是邀约型教育领导的终点,邀约型教育领导倡导将这种邀约的精神拓展到社区、学区、社会,从而为学校发展创设一种支持型的外部环境,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