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公路可达性的青海省人口时空格局演变研究

来源 :青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pig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口分布和交通可达性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某一地区可达性提高将会促进人口和经济活动的集聚,相反若一个地区的交通可达性无法适应当地的人口分布格局,轻则加重运输压力,重则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秩序。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快速提高与交通基础设施大面积铺装,人口在空间上的集聚与扩散现象变得更加频繁。这就使得交通规划的制定必须立足于区域人口发展特点,建立起基于人口分布特点的交通运输系统,进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本文从青海省区域内部入手研究近20年二者的时空演变规律,以期为青海省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参考。首先对青海省公路交通可达性时空格局进行研究。发现在时间上随着区域公路网的不断完善,各县域可达性均有大幅度提高;同时在可达性优化的过程呈现边际效应递减趋势。空间上公路交通可达性具有明显的核心-边缘特征,呈现为:以西宁-海东城市圈为核心,从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逐渐递减的一种圈层式空间分布格局。其次对青海省人口时空分布格局进行研究。从时间变化来看:青海省人口数量持续增长但增速放缓;县域之间增幅与增速差异明显。空间上青海省人口分布呈现出东部稠密西部稀疏的总体格局;人口空间分布具有向心集聚、向外扩散且呈单极化发展的特点。之后对青海省人口发展和可达性变化关系进行研究。在时间上通过回归分析发现人口指数对于公路可达性的拟合程度较高,二者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空间上利用GIS软件地统计模块的距离平方倒数加权法和空间叠加模块对人口与可达性综合指标进行空间插值和空间叠加,发现空间上人口与可达性也存在较为明显的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同时协调性分析显示二者发展由失调衰退向中级协调发展,并在人口滞后和公路交通可达性滞后波动中发展,目前处于人口滞后发展型。论文最后根据青海省人口与可达性时空分布关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为制定青海省人口和可达性协调发展决策提供有力证据。
其他文献
小众音乐,顾名思义,就是受众范围比较小的音乐类型。但“小众音乐”与“大众音乐”始终是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相互作用的相对体,而并没有绝对性。如古典音乐和今天我想说到的
在海洋主题公园策划过程中,如何使其从传统误区中走出来,摒弃未经市场调研就照搬复制的行为,基于IMP分析,选择新的策划思路来指导,使海洋主题公园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长盛不衰
地貌作为地理环境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与人类生产活动关系非常密切。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受GIS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和GIS基础理论的限制,地理信息系统主要以描述二维空间信息为
历史文化村镇是“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纪念意义,能较完整地反映此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的镇(村)。村镇经过几千年物质和文化的积淀,形成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