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艾灸神阙穴对高脂血症小鼠血脂的调节和对炎症的控制效应,通过检测血脂指标和血清炎症因子的水平,进一步探讨血脂代谢异常和炎症反应的关联性。以期从调脂控炎的角度探讨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等慢性炎症性疾病。方法:40只2月龄雄性C57BL/6J小鼠被随机分为4组,每10只一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艾灸组、药物组。正常组给予普通饮食,其余各组均采用自由饮食高脂饲料6周造模成高脂血症小鼠模型。艾灸组每天予以艾条灸神阙穴10 min,药物组每天予以洛伐他汀(10mg/kg)混悬液灌胃,两组均治疗两周,正常组、模型组未予以其他特殊治疗。治疗结束后取各组小鼠血清进行指标检测,用酶标仪比色法检测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含量,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TOLL样受体2(TLR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血清内皮素1(ET-1)的水平。结果:①血脂指标: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TC、TG水平明显升高,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这说明造模成功。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和药物组小鼠血清TC、TG水平均明显降低,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艾灸组和药物组比较TC、TG水平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P=0.332、P=0.849)。②血清炎性指标: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和药物组两组血清IL-6、TNF-α、TLR2、ET-1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血清IL-10水平明显升高(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在降低血清IL-6水平和升高IL-10水平方面,艾灸组稍优于药物组,但此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P=0.91、P=1.000)。在降低血清TNF-α、TLR2水平方而,药物组略优于艾灸组,但此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P=0.749、P=0.217)。在降低血清ET-1水平方而,药物组与艾灸组无统计学差异(P=0.993)。结论:艾灸神阙穴对高脂血症有良好的调脂控炎的效应,能够降低血脂水平,而且能降低血清TNF-α、IL-6、TLR2、ET-1炎症因子水平,升高抑炎因子IL-10水平。艾灸可通过其温通效应调脂、控炎,对动脉粥样硬化等慢性炎症性疾病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