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网络化系统的事件触发控制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ke52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基于事件触发的通信机制由于其在资源受限系统中重要的优势而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与传统的时间触发机制相比,这种新的机制的优点在于能大幅提高通信资源利用的效率。原因在于该机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来生成零星的任务执行,即只有当一个特定事件发生时才进行一个执行,例如,某一信号超过规定的阈值。目前,基于事件触发的控制策略已经在复杂网络化系统,比如多智能体系统(MASs),网络化控制系统(NCSs)等中得到了比较深入的研究。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关于事件触发机制下复杂网络化系统的理论研究仍有不足之处:第一,现有的基于事件触发的复杂多智能体系统的一致性问题研究大都集中在所有智能体具有相同的动态学行为上面,并且研究的是一阶或者二阶连续系统。第二现有的关于复杂多智能体系统的事件触发机制的研究很少考虑随机通信时滞的影响,并且考虑的是固定通信拓扑的情况。第三,目前被提出的大部分事件触发机制存在自身的缺陷,阈值参数都假定为确定的固定不变常数,即跟系统状态的变化无关。第四,目前对网络化控制系统的事件触发机制的研究,都是被动地面对网络时滞和数据丢包对系统性能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为弥补已有结果的不足,本文从分析与控制的角度,研究了如下几个问题:事件触发机制下离散复杂多智能体系统的跟踪控制问题。本文给出了两类基于事件触发的分布式控制机制。建立了事件触发机制下离散复杂多智能体系统跟踪控制的数学模型。基于该模型,利用不等式放缩技术,证明了跟踪误差可以控制在一个有限范围内。事件触发机制下含有两类智能体的离散混杂多智能体系统的一致性问题。本文设计了分布式事件触发控制协议,利用Lyapunov泛函理论和线性矩阵不等式技术,建立了混杂多智能体系统达到一致性的充分性条件,并同时设计了反馈增益矩阵与事件触发参数矩阵。与此同时,我们也把这一部分的结果推广到了含有Markov随机通信时滞的离散混杂多智能体系统的一致性问题上面。自适应事件触发机制下含有通信时滞和Markov切换拓扑的一类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的一致性问题。与以往触发机制不同的是,本文所提出的事件触发机制中的触发参数是与系统状态相关(即是动态的),具有自适应功能,避免了如何选取合适的参数初始值所带来的麻烦。本文在给定的基于自适应事件触发机制的一致性控制协议下,通过引入一个动态虚拟领导者,利用Lyapunov泛函理论以及LMI方法,我们不仅给出了多智能体达到一致的充分性条件,而且同时设计了控制器中反馈增益矩阵与事件触发参数矩阵。事件触发机制下确定与不确定离散网络化控制系统的稳定性问题。针对数据包丢失这一种情况,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模型的事件触发预测控制机制(MB-ETPCS),联合了基于模型的网络化控制(MB-NCSs)、预测控制以及事件触发通信机制。这种机制在保证系统稳定的前提下,不仅能够减少网络带宽资源的利用,而且能够有效地补偿数据丢包对系统性能造成的影响。考虑到数据丢包的存在以及本文所提出的基于模型的事件触发预测控制,我们构建了统一的模型。基于此模型,利用Lyapunov泛函理论,以LMI的形式给出了系统稳定的充分性条件。与此同时,我们也把这种新的事件触发预测控制机制推广到了含有通信时滞的离散网络化系统的稳定性问题上面。
其他文献
2009年赴瑞典留学的中国大学生何抒扬,结识了来自埃及的同班同学艾哈曼德(AhmedTahaMahmoud),两个“80后”无意中完成了一份传播学方面的调研:当代埃及青年如何认识中国?中国在当代
当前,以通信系统与雷达系统为代表的现代电子系统中,宽带波导功分网络是其中必不可少的核心组成单元,在构建天线阵列馈电网络,多通道收发组件等系统时均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工业过程模糊控制中建模是关键,而数据预处理直接影响着模型收敛速度、计算量、模型质量.针对所采集的样本数据提出几个新的数据预处理方法.利用三次样条进行空缺数据的插值
介绍了质量检测的重要性及目前在SMT组装工艺中主要应用的几种检测技术及检测技术的现状,包括;人工目视检查,电气测试,自动光学检测,X-射线检测等。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么你就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教学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新
家庭生活和办公照明的光照问题大多是手动打开和关闭百叶窗,不但浪费力气,而且在很多方面不够人性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的智能百叶窗和控制系统采用AT89C51作为控制核心
提出了一种利用蚂蚁算法进行动态更新分布式路由表的方法,该方法以路由表中的信息素强度和当时链路的负载状况为基础,来选择路由和更新路由表,给出了更新路由表的规则并利用
评价与诊断是提高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后续服务工作水平的关键渠道。据此,本文以某高校2018级大学生为调查对象,综合利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及问卷调查法,对某高校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