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LFR聚光器的太阳能分频光伏/光热系统研究

来源 :东北电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xwj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太阳能光伏应用中,无效辐射提高了太阳电池的表面温度,使光伏转换效率降低。采用光谱分频的方式对太阳辐射进行分频利用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使用分频器将利于光伏电池发电的太阳辐射透过后被光伏电池吸收,其余谱段的太阳辐射将被反射到太阳能集热管上用于光热利用。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基于紧凑式线性菲涅耳反射(Compact Linear Fresnel Reflector,即CLFR)聚光器的太阳能分频光伏/光热系统,并围绕该系统进行相关理论和仿真模拟研究。首先,提出了一种完全型CLFR聚光器,并且基于光谱分频技术,提出了在电池表面镀分光膜的光伏/光热系统。基于几何光学理论,获得混合系统的所有结构参数和镜场布置情况,此外,还使用Matlab软件计算了系统几何和光学参数之间的相互影响。其次,基于膜系设计理论,针对单晶硅光伏电池,利用Needle法设开展了光谱分频器的设计,得到一组25层的光学膜系,其在大于380.0 nm且小于1100.0 nm的波长范围内具有相对较高的透射率,在其他波段则具有相对较高的反射率。再次,利用蒙特卡罗光线追迹法模拟了不同条件下分频光伏/光热系统的太阳能聚光过程,得到了太阳能光伏电池表面和集热管表面的能流密度分布。模拟不同集热管高度、不同集热管直径和有无二次反射镜条件下的太阳能聚光过程并计算相关的光学效率。同时,还评估了在不同对日跟踪偏差角下系统的光学性能,结果表明光伏/光热系统对太阳跟踪误差的影响具有高灵敏度,在实际应用中,需要使用具有相对高跟踪精度的双轴太阳跟踪器。考察了几何和光学参数之间的相互作用,得到了该分频光伏/光热系统的结构和光学特性。最后,对该分频光伏/光热系统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得到了入射到CLFR聚光器上的辐射通量,基于所设计的光谱分频器的透射性能、太阳能电池和太阳能集热管的性能参数,计算了各子系统以及光伏/光热系统的能量转换效率和输出功率,结果表明,在电池温度为30.0℃,集热管温度为300.0℃时,光伏/光热系统总输出功率为7105.96 W,理论光电转换效率和系统总的能量转换效率分别为31.2%和26.7%,在相同情况下均高于单纯的聚光光伏系统。
其他文献
玉米在热风干燥过程中存在能耗高、效率低、劣化严重的问题,探究其热质交换特性,不仅能够深化研究机理,还可为改善干燥工艺、优化干燥方法、提高干燥能效奠定理论基础。目前现有的非共轭模型虽对玉米籽粒进行了精确的物理建模,但未考虑周围流场对其干燥特性的影响;而共轭模型虽考虑了流场对玉米传热传质特性的影响,但在物理模型方面将物料简化为简单的三维图形;并且两者均是针对单个玉米籽粒展开研究,对实际干燥中多个物料干
随着我国对汽轮发电机组需求量的增加,对汽轮机转子的故障诊断技术要求也更加严格,汽轮机转子长期处于高温高压的工作条件下,这导致汽轮机转子发生不对中、不平衡以及碰磨故障的概率大于其他旋转机械,这些故障如不及时诊断排除,会引起轴系损伤等次生故障,威胁整个发电机组的生产安全。传统的汽轮机故障诊断方法能够检测机组振动大故障并能及时停机来防止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但是在故障诊断方面往往需要人工提取转子的故障特征,
近年来,随着微型电子器件、微型传感器和便携式电子设备等微型机电技术的快速发展,上述设备的应用面临着长期、持续、有效供能的问题,因此振动能量回收技术随之被广泛研究。目前,大多数微型传感器和便携式电子设备均由传统电池供电,而传统的电池存在着在一些特殊场合不易更换、使用寿命短等缺点。为此,本文以回收城市公共广场中人体行走能量为背景,以为广场中低功耗微型电子设备供能为研究目标,基于磁致伸缩材料这种新型供能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国之间的技术交流越来越重要。中国企业可以从国外引进各类先进设备,以提高生产效率。技术手册为详细介绍了设备的安装维修方法和操作注意事项的书面材料,主要功能是指导用户正确、安全地操作设备。随着设备进口量持续增长,对设备技术手册翻译的需求也急剧增加,因此对于技术手册翻译的研究意义重大。技术手册翻译的核心是尽可能忠实地传达原文的信息,在此类文本翻译中,以动态对等为核心的功能对等理论
电力系统可用输电能力(Available Transfer Capability,ATC)定义了不同区域间的功率交换能力。随着天然气、风能、太阳能等不断的开发利用,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s,IES)逐渐形成。综合能源系统将多种能源耦合在一起实现多能互补、协同优化有助于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碳排放、有利于促进可再生能源的消纳。综合能源系统将在未来成为能源系统的主
随着混沌理论研究的深入,目前为止已经衍生出大量的交叉学科,如混沌生物学、混沌经济学、混沌电子通信等。混沌保密通信的核心就是混沌电路设计与控制,被应用于产生所需的复杂混沌信号。忆阻混沌电路更易出现复杂的动力学行为,对通信等领域而言信号越复杂对保密通信越有利,因此对忆阻混沌电路系统的控制问题的研究有巨大的价值。本文以混沌记忆系统、三阶忆阻BPF混沌电路系统、基于有源BPF的忆阻蔡氏电路系统及四阶忆阻电
风能储量巨大,风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在全球越来越重视生态保护的大背景下,风力发电技术受到各国青睐。风力机设计是风能利用的重要一环,其中叶片性能的优劣更是直接影响了风力机的发电效率。随着风力机叶片尺寸的大型化,叶片外形设计和结构更加复杂,叶片设计与性能分析显得尤为必要。目前水平轴风力机发电是风力发电的主要形式,因此本课题对兆瓦级水平轴风力机叶片进行设计,不仅具有理论意义也有应用价值。本课题主要进行了
作为绿色环保可再生能源,风能的发展受到全世界的瞩目。部分早期的风力发电机组由于风资源测量有误差,风力机与叶片不匹配等原因,导致机组出力不足,该问题可通过延长叶根长度来解决。为深入了解延长叶根长度对风力机气动性能影响规律,本文以某600k W水平轴风力机为研究对象,开展了风洞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首先,以某600k W水平轴风力机为研究对象,基于相似理论设计与原型机气动性能相似的缩比模型。对不同叶根长
架空输电导线处于工作状态时,其内部将会流过高压电流,产生大量的焦耳热,使导线内部温度升高,并且输电线路的工作环境多位于野外,自然界中的风速及环境温度直接作用在导线上,也会对导线内部的温度产生影响。当导线的温度发生变化时,也必将对导线内部的应力分布产生影响。同时,输电导线运行时,受外界风速风向的影响,会产生微风振动现象,长时间的振动将会导致导线发生疲劳损伤,影响导线的使用寿命。而目前对于导线微风振动
大型煤粉锅炉在燃烧时,由于湍流辐射交互作用(TRI)会影响温度场,进而影响碳烟以及NO_X等污染物生成。本文以某电厂300MW四角切圆电站锅炉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基于湍流辐射交互作用下锅炉炉膛燃烧温度场、对碳烟生成和NO_X的影响,以及温度湍流和颗粒等对辐射换热的影响。依据HG1025/17.5-HM型300MW亚临界自然循环汽包锅炉的设计参数及结构尺寸,进行湍流辐射交互作用下的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