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研究背景:失控性全身炎症反应是严重烧伤后器官功能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有效地调控全身炎症反应,减少器官的功能不全,是烧伤治疗中的重要课题。烧伤可促使机体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它具有明确的临床诊断标准,其诊断依据是心率、呼吸、体温和白细胞数量的变化等;同时机体也启动内源性抗炎机制,即代偿性抗炎症反应综合征(CARS),以抑制细胞免疫功能,它的诊断主要是根据免疫学指标,其特点是免疫功能降低;倘若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征同时存在,这种状况被称为混合型抗炎反应综合征(MARS)。烧伤后免疫功能紊乱则是造成全身性组织损伤和机体对于致病微生物易感性增高的主要原因。单核细胞是机体的重要免疫细胞,它可以根据细胞内外多种信号相应的调整自身功能,以适应周围微环境的变化;单核细胞受内毒素和IFN-R刺激后分化为M1型,它不仅能杀死入侵的微生物,而且可以募集并活化免疫效应细胞;单核细胞受IL-4,IL-13等刺激后分化为M2型,它的功能倾向于组织修复、血管再生,以降低炎症反应。可见单核细胞的变化可以反应机体免疫功能的改变。现在认为,协同刺激信号在T细胞活化中起重要作用,因为协同刺激信号的缺失将导致T细胞失能(anergy)。CD86是抗原递呈细胞表面出现最早的、功能上非常重要的CD28/CTLA-4的配体。因此,对单核细胞表面分子标记的CD86的动态变化进行监测,同时结合其他的免疫指标,可以对烧伤后机体免疫状况的进行初步判断,对于疾病的发展和变化也有所预见。烧伤后机体产生的促炎因子(INF-R,IL-2,IL-1,IL-6,IL-12,IL-8等)和抑炎因子(IL-10,IL-4,IL-13,IL-1ra)众多,难以根据某种因子的变化,准确的判断患者处于哪种炎症状态,目前有学者认为辅助T淋巴细胞亚群(TH),特别是TH1和TH2细胞功能的改变能够反映机体的免疫功能,TH1/TH2的平衡变化有助于反映SIRS/CARS的平衡,并且把测定IFN-R作为TH1的功能指标,测定IL-4作为TH2的功能指标,但是由于IFN-R和IL-4来源的多样性及生物作用的复杂性,其测定的生物学意义受到一定的怀疑。根据临床诊断SIRS的标准,严重烧伤后30天内,患者平均有28天处于SIRS状态,但是我们无法判断患者的免疫状态是过度激活还是被抑制的。单核细胞是重要的免疫细胞,但目前根据单核细胞的功能变化区分SIRS或CARS,从而判断烧伤后患者免疫状态的研究还不多。二、研究目的:1、研究烧伤后单核细胞表面分子标记CD86的变化。2、研究烧伤后血浆中细胞因子的变化。3、研究单核细胞功分子标记CD86与细胞因子及炎症反应之间的关系。三、研究方法:第一部分观察大面积烧伤患者单核细胞表面分子CD86在烧伤后不同时间点的变化本项研究选取了28例研究对象,其中烧伤患者14例,烧伤患者选择:烧伤面积大于30%TBSA,年龄在18—65岁之间,没有基础疾病;正常阴性对照为14例。烧伤患者分别在烧伤后1、3、5、7、10、14天抽血,如发生脓毒血症,增加测定次数。单核细胞经分离后加入荧光抗体,经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表面分子标记(CD-14,CD-86,HLA-DR)的变化。将所有入组的烧伤患者按烧伤指数50为界分成轻重两组,并每组内按烧伤后时间1-3天、5-7天、10-14天、及大于20天的四个时间段纵向分成四个阶段,各组既可以与正常对照进行横向比较,又可以按着不同的时间段内部进行纵向比较。第二部分观察大面积烧伤患者血浆内细胞因子CRP、IL-1β、IL-6、IL-8、IL-10在伤后不同时点的变化血标本用ELISA方法测定细胞因子。烧伤患者分别在烧伤后1、3、5、7、10、14天,与测定单核细胞表面分子标记CD86一起抽血,如发生脓毒血症,增加测定次数。无菌采集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外周血10ml,采用ELISA法测定IL-1β、IL-6、IL-8、IL-10及CRP浓度。观察细胞因子在烧伤后随时间变化的趋势。IL-1β、IL-6、IL-8、IL-10及CRP试剂盒购于深圳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所有操作步骤均按说明书进行。统计学方法以SPSS10.5.1软件分析实验结果。实验结果以(?)±s表示,两组均数比较用非参数u检验,相关分析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四研究结果:第一部分在伤后1-3天,烧伤面积>30%TBSA患者的单核细胞CD86及CD86MFI迅速降低,然后逐渐恢复,且CD86与CD86MFI的恢复并不同步。烧伤指数>50的重度烧伤组CD86和CD86MFI在1-3天降低,在5-7天达到最低点,与正常对照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烧伤指数<50轻度烧伤组CD86与正常对照无显著性差别。吸入性损伤使得烧伤后单核细胞表面的CD86降低更加显著。单核细胞表面CD86分别与HLA-DR、CD86平均荧光强度呈正相关关系。第二部分血浆中IL-1β、IL-6、IL-8、IL-10及CRP在烧伤后早期均升高,在伤后6天左右达到峰值,与正常对照比较有显著差异。当出现心衰、肺水肿、真菌感染以及脓毒血症等并发症时,它们升高更为明显;轻重烧伤两组之间细胞因子未见明显差别。单核细胞表面CD86与IL-10之问呈负相关。单核细胞表面标记CD86与IL-1β、IL-6、IL-8、CRP未见明显相关性。CD86MFI与细胞因子之间未见明显相关性。五研究结论:1.在烧伤后早期,单核细胞表面分子CD86下降与机体内免疫状态变化以及病情轻重的相关,可见单核细胞表面CD86的变化对临床治疗和预后的判断有所帮助。2.在烧伤后早期,细胞因子IL-1β、IL-6、IL-8、IL-10及CRP是显著上升的,它们的动态变化与机体的免疫状态密切相关,它们可以作为反映机体免疫状态、指导临床治疗的重要指标。